2025年清明假期,都市人乘高鐵進山賞春,穿漢服行古禮喚醒文化基因;景區以櫻花夜宴、AI花海重構自然美學;溫泉度假與演唱會體驗,使得三天短途游成為身心療愈之旅。年輕一代正以松弛感與儀式感玩轉小長假。
都市人乘高鐵進山賞春
穿漢服打卡博物館、古禮祭掃成為年輕游客的“春日限定”,傳統節日風俗的儀式感激活現代文旅消費。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5年清明假期,踏青、采茶、春日游園等清明節相關的傳統文化節俗體驗搜索熱度同比激增75%。
高鐵的便利性讓城市人賞春的腳步走得更遠。如長三角地區高鐵路網越織越密,越來越多的游客在閑暇之余乘坐高鐵到周邊城市賞春景、度春光。眼下,浙江安吉白茶園的采摘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放眼遠眺,萬畝茶園蒼翠連天,茶山上,采茶人與游客點綴于青葉之間;山道上,三五好友沐浴春光愜意聊天。浙江紹興的柯橋同樣非常熱鬧:在瓜渚湖東岸公園,70個品類、6000平方米郁金香鋪成彩色花毯,與1142株櫻花樹交相輝映,魯冰花、洋水仙點綴其間,高鐵便利帶動了大量周邊城市游客前來體驗。
熊貓專列 圖源: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
假日期間,不少歷史文化類景區借勢推出民俗場景,游客穿漢服簪柳枝、執素箋寫追思,以具象化儀式重構對清明的文化認同,傳統節俗的創意表達與情感價值正轉化為文旅融合新范式。北京、南京、西安、重慶、蘇州成為清明假期最熱門的歷史文化打卡地。
研學游融入傳統文化習俗
在旅行平臺上,博物館歷史、觀星及太空主題、人工智能、自然科學和非遺文化是清明假期最熱門的研學旅行主題。受眾也從都市年輕人和親子人群,拓展到不同線級城市的全年齡段人群。從“拍照打卡”到“動手參與”的轉變,意味著游客不再滿足于成為旁觀者,而是通過知識獲取、技能實踐等方式,在旅行中提升自我,體驗世界。
研學游在今年清明節也融入了更多傳統文化習俗,美術、音樂、書法與大自然在一場場研學中實現夢幻聯動。年輕人聚在一起識艾草,親手做青團,把春天的味道吃進嘴里。用畫筆捕捉自然的色彩,揮墨書寫春天的詩意。還有研學活動安排進了山里的茶廠,家長、孩子們一起學習古法制茶、探索現代茶葉加工工藝,體驗宋代點茶、制作五彩圖案的茶果子……在茶香氤氳間留下親子共學的記憶。
春季采茶 圖源:自貢市匯東實驗學校
游客通過角色代入、場景交互與情感共振,短暫脫離日常生活中的身份,沉浸在特定故事情境中——2024年年底,山東“紅嫂”家鄉“跟著團長打縣城”和牡丹江鏡泊湖景區“流放寧古塔”探秘路線相繼爆火,這股熱度延續到2025年清明假期。景區沉浸式體驗項目熱度不減。沉浸式演藝、實景劇本殺和酒店換裝體驗,都是游客喜愛的沉浸式旅游玩法。同程旅行平臺上,江西贛州宋潮不夜城、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牡丹江鏡泊湖景區、鎮北堡西部影城、萬歲山武俠城等熱門沉浸式體驗類景區清明假期熱度同比漲幅均超過2倍。
景區開啟春日限定賞花活動
2025年清明假期,追求氛圍感的賞花踏青成為出游市場的一大亮點。武漢東湖櫻園、洛陽的牡丹花會、無錫黿頭渚櫻花谷等傳統賞花地持續領跑熱度榜。伊犁的杏花和林芝的桃花則吸引了大量中長線游客拼假前往。
隨著多地春花次第開放,賞花游成為時下大眾旅游出行的重要選擇。無錫拈花灣·禪意小鎮以“拈花一笑,為你花開滿城”策劃一系列春季限定活動,為游客打造沉浸式春日盛宴。超2000米花卉街區、“AI塔”盛大啟幕,以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方式,帶來新的視覺體驗。
拈花灣活動 圖源:“拈花灣心度假”微信公眾號
揚州瘦西湖參與抖音生活服務的“城市奔赴計劃·春游季”“發現寶藏小城”活動,上新了6個“煙花三月專享套餐”。清明假日前,景區還將落地春日集市特色活動,吸引廣大游客入園賞春。
2025上海櫻花節期間,顧村公園櫻花島推出滬上首個沉浸式夜櫻光影秀,以“蝶戀櫻”為主題,巧妙融合光影科技、國風表演與自然景觀,打造了一場“晝夜雙景”的櫻花奇遇。
占地千畝的武漢東湖櫻花園內,1.5萬株櫻花正織就三月的粉霞錦緞,70余個珍稀品種或似云錦垂枝,或若輕雪旋舞,五重塔鎏金寶頂流光如洗,千年唐風建筑與現代園林美學交映成趣。
滎陽古柏渡豐樂櫻花園作為河南南水北調穿黃文化旅游規劃內的生態觀光旅游重點項目,擁有80余種12萬株珍稀櫻花。游客在賞櫻的同時,可以品嘗特色美食、體驗非遺、黃河滑沙、沙洲駝鈴等項目。
社媒平臺也用流量賦能地方春日經濟發展。以廣州為例,結合“開春、賞花”等節點,短視頻平臺聯合廣州市荔灣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打造了“煙火廣州·煙火踏青季”系列活動,聯合老廣味十足的本地商戶推出“煙火踏青地圖”,帶大眾一邊踏青一邊吃喝玩樂,感受專屬于羊城的濃濃開春氣息。
江西上饒則結合踏青賞花節點,在當地政府指導下,鼓勵明星達人、本地商家等在短視頻平臺創作應季內容,助力上饒熱度提升。在該市踏青賞花活動中,諸多明星達人奔赴抵達,用鏡頭記錄美好春光,話題“在上饒看見另一個春天”登上熱榜。
春鮮美味掀起時令新熱潮
除了“賞花”,“吃花”也是春日“花樣經濟”的重要一環。
古人講究知時而食,素有“以花入饌”的傳統。如今,該習俗滲透進現代餐飲文化,促生出時令新熱潮,餐飲商家推出“花樣”團購,呈現一道道春鮮美味。淮揚菜商家推出了“桃花宴”家庭餐、茶飲商家上線了櫻花拿鐵、櫻花芭樂酸奶碗,還有櫻花糕、櫻花燒賣、云南玫瑰鮮花餅、鮮花菌菇小火鍋、桃花小米糕……以花為主題的“限定”美食,深受食客喜愛。
“以花入饌” 圖源:抖音生活服務
春日新鮮食材成為各類餐飲商家推新的重點,新發現連鎖品牌開發了諸如春筍韭菜炒鮮牛肉、咸肉手剝筍、春筍雪菜炒杭椒時令單品。以春筍為主題的新菜廣受歡迎,陳記順和牛肉火鍋春日嘗鮮季以筍為主題,主推非遺工藝的手剝龍須筍。某輕食品牌推出新品,羅勒香煎三文魚沙拉,用紫蘇葉和桃汁調制的特飲,配上冰釀咖啡,呈現春日特有的浪漫。
小長假來一場慢節奏療愈之旅
近來,旅游市場迎來“反特種兵”式消費風向。以慢節奏、療愈向為特點的“慢旅行”取代高強度打卡,成為游客釋放壓力的新選擇。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5年清明假期溫泉、SPA類酒店預訂熱度同比上漲23%。城市居民對本地民宿的預訂熱度增長近三成,成都、三亞、大理、珠海、廈門等目的地熱度居前。
其中,三亞各大高端度假酒店推出“海島冥想”“落日瑜伽”等療愈項目,將“泡酒店”轉化為身心放松的完整閉環;大理洱海民宿集群推出扎染體驗、圍爐煮茶等在地化服務,構建“住下來即是旅行”的沉浸式休閑場景;珠海情侶路沿線“騎行驛站”、廈門鼓浪嶼“音樂慢閃店”等業態,則通過“無目的漫游”強化松弛感標簽,吸引年輕游客前往。
清明假期預測 圖源:同程旅行
同時,“高鐵+溫泉酒店”形成了短途療愈圈。如上海、杭州等城市游客會選擇2小時高鐵圈內的溫泉酒店度過周末或小長假。例如,從上海出發1小時即可抵達南京,這里的湯山溫泉是南京市民乃至長三角諸多市民微度假的重要選擇:擁有崖壁景觀視角的私湯幽謐安靜,坐落在江南山水庭院的溫泉泡池趣味十足,特色的洞穴泡池房每一戶就是一個屋子……各具特色的酒店民宿“百花齊放”,泡湯場景持續升級。
忘情投入地看一場演唱會,同樣是年輕人熱捧的身心療愈新方式。清明假期,國內音樂演出相關旅游搜索熱度激增。北京的張惠妹、潘瑋柏演唱會,杭州的夢龍樂隊演唱會都是清明假期的熱門演出。大麥網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孫燕姿將在上海舉行的演唱會,有134.3萬人“想看”,陶喆將在上海舉行的演唱會,103.6萬人“想看”。演唱會對城市消費的拉動效應明顯,一場演出就能帶火一個商圈。如3月初在上海舉行的刀郎演唱會,吸引超3萬名觀眾前往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現場,周邊餐飲出現“散場高峰延時”現象。“追一場演唱會,打卡一座城”成為流行。如五月天曾在鳥巢舉辦演唱會,跨城觀演比例是68%。彼時,社交媒體上,關于“鳥巢演唱會結束后去哪玩”“來北京看演唱會怎么安排”的話題被不少外地網友收藏。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記者:陳斯
部分圖源網絡僅供分享 如侵刪
一審:張雯雯
二審:鮑港
三審:張翼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