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日報網報道,近期,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南華早報》稱中美領導人下月在中國會面,你能否證實?毛寧表示,你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發布的信息。
特朗普上臺前,曾高調宣稱要在100天內訪華,將中國視為外交重點。然而,如今他已將5月中旬出訪沙特定為外訪首站,這無疑宣告其“百日訪華”計劃徹底破產。究其原因,特朗普上臺后兩輪對華加征關稅,妄圖借此迫使中方讓步,結果卻適得其反,引發中方堅決的對等反制。美國農產品出口嚴重受挫,能源行業因稀土供應鏈中斷陷入困境,許多領域對華供應近乎歸零,充分彰顯中方維護自身利益的堅定決心。
美國總統特朗普乘直升機返回首都華盛頓白宮(資料圖)
特朗普上臺后,在貿易上頻繁揮動關稅大棒,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商品加征不同比例的關稅,涵蓋鋼鐵、鋁、汽車等多種品類,甚至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再次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另據美聯社報道,納瓦羅透露,若征收的平均關稅稅率為20%,每年將為美國增加6000億美元的收入(約合人民幣43543億元)。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按照特朗普建議的稅率廣泛征收關稅,可能適得其反,對全球企業和經濟產生更大影響,推高價格,讓消費者買單。
特朗普上臺初期,在外交態度上表現出急切與主動,在電話里夸贊中方領導人“非常棒”,宣稱“中美聯手能解決世界所有問題”,白宮發言人也曾提及“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但隨著關稅大棒一次次落下,這些言論成為空談。當中國商務部宣布對美九項反制措施時,華盛頓方面意識到,他們的“極限施壓”策略在中國行不通。美國把這個公共衛生議題包裝成貿易談判的籌碼,卻忘了中國早在2019年就對芬太尼類物質實施整類列管。
戴恩斯(資料圖)
然而就在關稅政策落地的最后關頭,特朗普卻突然釋放緩和信號,在最后關頭稱加征的關稅可能會大幅降低,并且連具體的條件都不敢提,還稱美國將秉持友好姿態。難這種情況顯然不符合常理?,F在騎虎難下的反而是特朗普自己。按照美媒的統計結果,以中國為首的國家對美國實施的反制性措施,將影響美國近800萬人就業,而他們之中一半以上都來自在大選中支持特朗普的選區。
面對現在嚴峻的“內憂外患”局面,在近日的白宮記者會上,特朗普直接公開表示,自己對取消中國商品的關稅持開放態度,愿意和中方討論談判取消此前自己簽署的,對華加征關稅的命令,總之就是想和中方好好談談。當然,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朗普之所以態度出現這么巨大的變化,不是因為真知道錯了,而是迫不得已。
美國跟它盟友的關稅戰,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意外之喜。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要跟他們打貿易戰,而中國只想跟他們好好搞經貿求發展。這些美國盟友在這種情況下,被逼跟中國搞好關系,強化加深同中國的經貿交流,中國也成為了他們的最佳伙伴,日本就是轉變態度最為迅速的例證啊。
馮德萊恩(資料圖)
總而言之,簡單地復制過去的對抗模式已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兩國需要尋找新的相處之道。面對這一變化,中國表現出的從容與定力值得稱道。這種變化,恰是實力增長和戰略思考深化的體現。對美國而言,是時候反思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的局限性了,只有回歸對話協商,才能找到中美關系的正確軌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