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很難評......
這兩天,我在網上看到,浙江義烏為了刺激生育,放了個大招——生三胎的家庭在購房時,補貼20萬。
總額度是8000萬,先“生”先得。
一位來自廣東的網友發布的評論很有意思:
“為了一碟醋,我還得包頓餃子?”
如果說,把醋比喻成“20萬補貼”,包頓餃子比喻成“生三胎”。
現在很多人,別說包頓餃子了,就連包餃子的面粉都不想準備了(寓意不想結婚),更別說包頓餃子。
女性覺醒遇上男性撤退:“這婚不結了。”
2025年2月,民政部公布了2024年的民政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在整個2024年,我國結婚登記有610.6萬對,這一數據相比較2023年對768萬對,減少了157.4萬對,同比下降20.5%。
結婚人數可謂是遇40年新低。
這一功勞,多少得歸功于“女性覺醒”和“男性撤退”。
關于“女性覺醒”,這是我們在婚戀市場上,經常會聽到有人在說的一句話。
意思是說,現在的女性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也越來越獨立;
不再被動地接受傳統的“下廚房”、“相夫教子”、“靠男人”的婚戀模式,而是更主動地追求婚姻質量。
當預期婚姻質量很低時,比如: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或者說一個人過得也挺好。
覺醒的女性就會直接說:“誰愛結誰結,反正我不結婚。”
“女性覺醒”本來就像一把火燒在婚戀市場上。如果再加上“男性撤退”現象的出現,無異于火上澆油。
現在很多男性也反應過來了,認為結婚成本高、而且還有諸多不確定性。
比如:結婚需要買房、買車以及彩禮,另外還得給對方提供情緒價值,再者還得擔心另一半會不會背叛自己。
既然如此,不少男性干脆在面對婚姻時,直接撤退。
覺醒的女性和反應過來的男性都不想結婚,這可就得談談影響了。
不結婚的影響,從社會層面來說
從社會層面來說,“不準備面粉(不結婚),不去為了一碟醋(補貼20萬),去包一頓餃子(生三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新生人口減少。
2025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的人口數據。
數據表明,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
全年死亡人口10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7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9‰。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意味著老齡化加劇,年輕勞動力減少,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壓力增大。
當然了,有人會說,“社會層面的影響,離我可太遠了,我可管不了那么多。”
有這種想法也正常。
但是,不結婚難道對個人就沒有影響了嗎?
從個人角度談不結婚的影響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其中第三層是“歸屬與愛的需求”。
現在,我們生處在一個很容易滿足第一層級(生理需求,如:食物、水)和第二層級(安全需求,如穩定、免受威脅)的時代。
因此,我們在滿足第一、第二層級后,開始追求第三層次需求的滿足。
婚姻是一種深度的情感聯結,好的婚姻可以更好地滿足我們的第三層級需求。
反之,如果不結婚,意味著我們在深度情感聯結上的缺失,也就無法更好地滿足第三層級的需求了。
注意!這里需要強調一下,以免引起誤會。
第三層級的需求,不一定通過結婚來滿足。
只是說,結婚,尤其是良好的婚姻關系,可以很好地滿足我們的第三層級需求。
這不是一篇勸婚的文章,結婚有結婚的好處,不結婚有不結婚的好處。
結婚與否,先看個人意愿,再看緣分和實力。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遇到一個與自己共度余生的人!
-The End - 作者-而這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