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大眾報業集團指導,淄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主辦,淄博市委網信辦、共青團淄博市委、淄博市婦女聯合會、淄博市科學技術局、淄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淄博市農業農村局、淄博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協辦的“聚創齊魯 點燃未來——大眾報業集團聚焦淄博高質量發展‘創業者說’融媒行動”在淄博啟動。
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衣軍強,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社)黨委常委、副總編輯劉洪昌,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邊江風,共同觸摸啟動球,啟動“聚創齊魯 點燃未來——大眾報業集團聚焦淄博高質量發展‘創業者說’融媒行動”。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我省也推出了“創業齊魯”行動,著力構建“創業政策、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培訓、創業活動、創業生態”六創聯動的支持體系,不斷優化創業促進就業政策措施,以創業“關鍵變量”激活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全面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加速形成要素完備、服務高效、活力迸發的創業生態。
在這個過程中,淄博“齊崗貸”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創業擔保貸款“無還本續貸”等創業扶持政策走在全省前列,有力有效推動創業帶動就業,促進了創業生態持續優化,“聚創淄博”服務品牌被不斷擦亮。去年以來,淄博共開展創業服務活動166場,實現政策性扶持創業2.32萬人。
“此次融媒行動,就是要充分挖掘淄博創業者的奮斗故事,全面展現淄博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為‘創業齊魯’行動貢獻淄博力量。”《魯中晨報》社社長、總編輯,魯中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大眾日報淄博記者站站長賈瑞君在致辭中表示。接下來,記者將深入企業、園區、鄉村,聚焦創業者用數字化手段重構“工業銹帶+文旅爆款”的新生態,解碼流量經濟與硬核制造的化學反應;記錄傳統產業中堅力量在“創業突圍”中的迭代之路,展現工業基因與數字浪潮的淬火重生;解剖“老工業人+新經濟創業者”的協作模型,揭示年齡差創造的差異化創新勢能;挖掘“能人治村、青年強村”的農村發展活力與推動淄博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會詳細解讀淄博市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與服務創新,全面展現淄博在創業服務、產業升級、人才引進等方面的亮點與成效,全面展現淄博當前全力以赴拼經濟比貢獻看成效的火熱場景,以此吸引更多人才來淄博扎根創業,助推淄博高質量發展。
本次融媒行動將采用深度報道、視頻、直播等方式,真實呈現創業路上的酸甜苦辣和感人事跡,并通過大眾報業集團旗下“大眾”新媒體大平臺、報紙、網站等進行全媒體矩陣傳播,全面展現淄博全力以赴“拼經濟比貢獻看成效”的火熱場景,助推淄博高質量發展。
“從最初入駐創業孵化中心‘零成本’創業,到參與各類創業大賽積累經驗,再到享受創業補貼,我們能夠在文創細分領域深耕發展,離不開淄博優良的創業政策。”在青年創業代表發言環節,淄博小蝦米陶藝創作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枝說,在她看來,十幾年前淄博市創業孵化中心免費提供的20平方米辦公場所是“創造奇跡的角落”。如今,乘著山東創業政策東風,在淄博市精準扶持下,小蝦米陶藝產品矩陣成功接入全省文旅產業鏈條,成為區域政策與省級戰略同頻共振的經典案例。
“創業是城市與奮斗者的‘雙向奔赴’,人社部門將持續挖掘培育更多創業典型,激發‘拼經濟比貢獻看成效’的建功熱情,為淄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創新動能。”淄博市人社局黨組成員,淄博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陳志林說。
春風浩蕩處,創業正當時。當越來越多的“小蝦米陶藝”隨著記者的筆觸、鏡頭和話筒被人們所熟知,當政策甘霖潤澤創業沃土,當創新基因融入城市血脈,這場記錄奮斗、傳遞夢想、點亮未來的融媒行動,將讓淄博這片沃土孕育出更多可能。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劉文思 通訊員 高中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