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圈里,如果說到【圈子小,來頭大】,我覺得五線菩提必然榜上有名。
五線菩提就是這玩意兒↓
顧名思義,因為這種樹籽表面,天然長著五道紋路。乍一看,還有點像籃球。
原籽的時候還不是很明顯,一旦加工出珠子來,那就很清晰可見了。
除了線之外,表面麻麻賴賴的一些小點兒,也是非常鮮明的特征。
五線菩提的圈子比較小,沒多少人玩兒,可能很多玩友身邊,都找不到它的身影。
那為什么說它來頭大呢?這是因為,它其實還有點皇室血脈……
正所謂“北在故宮,南在天臺。”五線菩提圈內流傳的這句話,說的就是它的兩個產地,北京故宮英華殿(故宮五線),和浙江天臺山(天臺五線)。
其中北京故宮的兩顆五線菩提樹,都不用吹,如實寫下來就是傳說。
由達賴三世從南海護送進京,萬歷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母親李太后(孝定皇太后)親手栽種。
這還不算完,到了滿清,四爺乾隆皇帝不光玩串兒,還給這兩棵樹提了手詩。
這里面有多少文化和商業(yè)方面的價值,應該不難想象。
當然,一樣文玩,能夠長久活躍在文玩人的手中,光靠傳說可不行……得盤。
五線菩提,其實盤出來也非常的好看。
這么好看的五線菩提,都是從故宮出來的?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就那兩棵樹,樹葉都薅了,也沒多少數(shù)量。
市面上現(xiàn)在有的,質量比較好的,還是天臺山的菩提比較多——也比較便宜。
實際上,如果光從盤玩的角度來說,浙江天臺山的菩提,其實不比故宮的差。
我們都知道一個樸實無華的道理:判斷文玩品相好壞,不能看產地,得看品質。
比如說皮質、密度、紋路、樁型。
放在五線菩提上,就是看成品皮質是否厚,皮色是否深潤柔和,線條是否清晰,樁型(無論原裝矮樁)是否端正。
只要樁型正,紋路深,皮質皮色好,那就是好五線,反之,哪怕是從乾隆手里den出來的,他該盤不出來,還是盤不出來。
而目前來說,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故宮的五線,就是比天臺的好。
所以,如果想玩五線菩提,一定不要迷信產地,免得遭受到奸商的蒙蔽。
其實我本來也想著,是不是好好分析一下,故宮五線和天臺山五線的區(qū)別。
后來想想,還是算了。
畢竟,雖然去過故宮,但是那兩顆五線菩提,我都沒見過真的樹,無從評價。
而那些號稱所謂故宮五線的成品串兒……
我總感覺跟影視劇里,動輒就是一瓶的82年拉菲,是一回事兒。
故宮的五線,我覺得大家還是別費那個心了。
除非你開的是大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