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賓陽縣氣溫回升,春耕號角全面吹響。在古辣鎮等地的田間地頭,農機轟鳴聲與農戶忙碌的身影交織成一幅現代化春耕畫卷。
圖為在南寧市賓陽縣古辣鎮,農民使用小型插秧機進行插秧作業。何光民 攝
機械化作業成“主力軍”
與往年不同,如今賓陽農田里少見人工拋秧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旋耕機翻整土地、插秧機精準栽苗的高效場景。種植大戶吳永泉今年計劃種植上百畝水稻,全程依賴農機作業:“耙田機4臺、插秧機2臺,效率比人工翻倍!”據介紹,當地通過推廣中大型農機,水稻耕種收機械化率已達90.58%,每畝產量穩定在550-600公斤。
圖為在南寧市賓陽縣古辣鎮,農民使用小型插秧機進行插秧作業。何光民 攝
農技護航,春耕跑出“加速度”
為保障春耕順利推進,賓陽縣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提供技術培訓、農資協調等服務,并統籌農機調度。目前全縣已投入1.1萬臺農機,僅賓州鎮翻耕面積便達3.82萬畝,農機作業覆蓋率達80%以上。
圖為在南寧市賓陽縣古辣鎮,農民使用小型插秧機進行插秧作業。何光民 攝
數字背后的農業變革
作為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賓陽近年來通過農機購置補貼、社會化服務試點等政策,推動農業向全程機械化升級。2023年,全縣糧食總產量36.92萬噸,位居廣西前列。今春,43萬畝早稻種植計劃正通過“科技+人力”的模式穩步落地。
春耕的繁忙,映照著賓陽農業現代化的蓬勃生機。農機馳騁間,不僅縮短了農時,更托起了農民穩產增收的希望。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今日責編:東東
▍內容審核:誠誠
▍內容來源:賓陽印象綜合
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 ||||||||黎塘梁村||||||||||百合水庫|| | ||||||||||||||
||||||||||||||||||||||||||||||||||||||||||||| | ||||||||
2025賓陽熱點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