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重慶市氣象學會和重慶市氣象服務中心等單位主辦的《2025年氣象小標兵》重慶賽區(低齡段)啟動儀式暨氣象科學教育共建試點單位簽約儀式,在重慶兩江新區金山學校舉行。現場舉行的氣象科普講座、氣象設備展示體驗活動,引起了孩子們對氣象科學的濃厚興趣。
學生在重慶氣象應急車里參觀
據了解,2021年3月,在中國氣象學會、北京氣象學會等單位指導下,“氣象小標兵”評選活動啟動,截至今年已連續舉辦四屆,目前,2025年氣象小標兵招募活動(重慶賽區)已經正式開啟。重慶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此次活動開展,不僅能鍛煉孩子們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進一步樹立敬畏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本次活動主題是“攜手縮小早期預警差距”,選拔對象分為兩個小組,夢想起航組為5-9歲年齡段小朋友,青春飛揚組為10-15歲年齡段青少年。參賽選手可通過登錄“2025氣象小標兵”重慶賽區活動主平臺,填寫報名信息以及提交參賽視頻參加預選賽,預選賽截止日期為4月30日,重慶賽區決賽將于5月21日—22日進行。
孩子們親手操作氣象設備
在活動現場,來自重慶市氣象學會的科普專家葉釗為孩子們進行了主題為“天有可測風雨”的氣象專題講座。她通過生動的講解和豐富的案例,介紹了氣象科學的基本知識,并介紹了在生活中如果遭遇暴雨、洪水、泥石流等氣象災害該如何防范。
校園內,重慶氣象應急車吸引了一批批孩子前來參觀。該車輛可實時采集溫度、濕度、風速、降水等氣象數據,通過衛星通信、4G/5G網絡等技術實現數據回傳與遠程會商,并為自然災害救援、重大活動保障等場景提供精準氣象支持,并在極端天氣或通信中斷時獨立運作。“車頂上的兩個裝設備的桿子,讓它好像一個超級大的‘天線寶寶’!而且它的樓梯房間都可以移動收起來,又像一個‘變形金剛’!”四年級學生劉鎰睿說。
專家為孩子們進行氣象科普講座
五年級學生杜雨涵則親自操作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車。“按住這個鍵,調整,發射!”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她拿著手柄操作工作車轉動方向和角度,了解到了人工增雨的相關原理。“我之前從來沒親眼看到過這種車,只在書上看過相關介紹,這次能夠親自體驗覺得很有趣,也體驗到現在科學技術的發達。”
本次活動中,還進行了氣象科學教育共建試點單位簽約儀式,重慶兩江新區金山學校成為重慶市首批氣象科學教育共建試點單位之一,將與相關單位一起圍繞校園氣象站創建、特色氣象科學課程、重慶市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雛鷹計劃等氣象科學教育項目進行深入合作。
上游新聞記者 何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