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因廚師的匠心獨運而被賦予靈魂。
生于孔孟之鄉,山東這片魯菜文化濃厚的土地,對他的職業選擇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學時期,站在人生的岔路口,面對眾多專業,他選擇投身烹飪領域。
九轉大腸、糖醋鯉魚、蔥燒海參……這些經典的魯菜,承載著山東人的豪爽與實在。湯濃味醇,不僅是味覺記憶,更蘊含著“食不厭精”的文化密碼。
如今,二十載光陰流轉,曾經的青蔥少年已成為魯菜大師,任歲月流轉,始終如一的匠心卻從未改變。
他就是青島頤海花園酒店總店行政總廚王明杰,今年是他在這里工作的第九年。在他的廚房里,每一款菜肴都不只是簡單的食物,而是凝聚了味蕾記憶的人間煙火,醞釀著生活的滋味與人情的溫度。
守正出新、傳承有道,這八個字構成了他廚師生涯的主旋律。
初心如磐
以熱愛點燃使命
《道德經》言:“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這句話在王明杰的廚藝生涯中得到了完美詮釋。為練就精湛刀工,他在案板前潛心磨礪了五年,日復一日地重復切、削、剁、片,每一刀都傾注專注與執著。
“做任何事并非特別困難,難的是日復一日堅持把事做好。”他感慨道,“堅持做一件事,不僅能磨煉耐心,還能讓自己更深刻地認識事物。這個過程雖然枯燥,卻也讓我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二十載光陰如流水,正是這份矢志不渝的堅守,讓王明杰一步步從普通廚師成長為山東首席烹飪技師。
談及從業多年的初心與堅守的信念時,王明杰眼中閃爍著光芒,他表示,一方面源于對味蕾使命的擔當。他堅信,機器可以復制味道,卻無法賦予食物手藝人特有的溫度。另一方面,他滿懷傳承手藝與文化的強烈渴望,立志讓更多人認識魯菜、愛上魯菜。在他眼中,堅守技藝并非守舊,而是要讓魯菜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讓年輕人品嘗魯菜時,也能領略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蘊。
廚師這個職業,從挑選食材到呈上菜品,每一步都不容有失,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在這看似單調卻繁雜的工作日常中,王明杰始終保持著專注且執著的態度,在嚴謹認真的工作環境中,不斷突破自我、持續學習。這樣的環境塑造了他,也成就了團隊。
7次擔任國家、省市級重要活動接待廚師長,對王明杰來說,這既是榮譽,更是挑戰。初次負責活動,便遭遇食材把握不準、采購流程繁雜等難題。但王明杰沒有退縮,而是總結經驗,制定出一套涵蓋食材標準、菜品口味、溫度控制、出品規范、應急預案的完善方案。在團隊齊心協力下,他們出色完成任務,為后續的接待活動積累了經驗。
在這些活動中,王明杰深刻意識到,餐飲不僅要滿足人們的飲食需求,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也正因如此,飲食得以超越單純的果腹功能,逐步向文化層面延伸。食客在品嘗美食時,不僅能滿足基本的口腹之欲,還能獲得精神層面的愉悅與滿足。
繼往開來
在變革中傳承匠心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手藝與現代技術的碰撞,為餐飲行業帶來了無限可能。王明杰用美食架起了一座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梁,他深知,真正的美味既要守住祖輩的智慧,也要擁抱時代的進步。
“傳統烹飪技術是時間沉淀下來的智慧和服務精髓,而現代烹飪技術則為菜品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開辟了感官的邊疆。”在他的手中,古老的浮雕技藝與分子料理相遇,誕生了“清明上河圖象形玉米八珍”等代表作品——既讓千年畫卷在盤中重現,又讓味蕾體驗前所未有的驚喜。
面對現代人的健康焦慮,他回歸傳統智慧,以《本草綱目》為靈感,將阿膠、嶗山石斛等藥材融入飲食,并通過現代工藝加以改良,讓“藥食同源”的理念以更美味的方式滋養現代人的生活。
為守護烹飪技藝的經典,留存技藝與文化,王明杰帶領團隊編寫87款“核心經營菜品標準食譜”。這本凝聚心血的食譜,詳細記錄了每道菜品的制作工藝,讓后來者能循著這份指南,復刻出記憶中的味道,讓經典味道得以精準傳承,讓匠心精神代代延續。
在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王明杰用行動詮釋:真正的傳承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讓傳統在現代語境中煥發新活力;真正的創新不是盲目求變,而是讓美食文化在時代發展中永葆生機。每一道菜肴,都是過去與現在的深情對話。
以手藝守藝
踐行工匠精神
二十年的從業生涯,王明杰收獲了諸多榮譽:山東首席烹飪技師、中式高級烹調師、2024山東“百位魯菜名廚”、齊魯名廚工匠聯盟理事、2024青島文創工匠、青島酒管烹飪學院思想教育導師、亞洲昆侖特金獎、“技能興魯”個人金獎等。
但在他看來,這些榮譽只是階段性的認可,真正的價值在于追求卓越過程中獲得的成長與滿足。他不斷地精進自己的技藝,從每一次成功的菜品制作中獲得自我滿足,同時,將這種精神傳遞給團隊,凝聚成強大力量,將飲食提升為一種文化體驗。
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讓新人耐住性子打磨技藝,傳承“工匠精神”并非易事。王明杰對此有著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首先,用科學方法替代盲目練習,如在炒糖過程中量化火候與時間參數;其次,建立成長反饋機制,通過影像記錄和技能競賽激發學徒的進取心;最重要的是,他強調手工技藝的不可替代性,新人要在機器無法企及的刀工、火候等關鍵環節下足功夫。
從“吃飯的行當”到“文化的擔子”,王明杰用二十年將廚師生涯化作一場修行。在他手中,魯菜不再是古籍里的菜譜,而是流動的文化記憶——傳統技藝在創新中煥發新生。一代代匠人的堅守,正讓古老的味道在新時代的餐桌上重獲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