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日訊 眼下,在濟南市萊蕪區高莊街道,萬畝梨花在春風中競相綻放,潔白如雪,美不勝收,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共同領略春日的美麗風光。
據悉,濟南市萊蕪區高莊街道的團山梨園有上萬棵梨樹,據說樹齡最長的一棵已有700多年。現場,記者看到,漫山遍野的梨花如同雪堆云涌,潔白的花瓣簇擁著鵝黃的花蕊,漫步于此,聞著淡淡的清香,心曠神怡。不少游客結伴而行,穿梭于梨園小徑,或舉起手機拍照留念,或漫步花間小道享受春光。“早就聽說團山的梨花美不勝收,今天特地帶著家人來感受一番,果然名不虛傳!”游客孟繼衛說。
在梨園中,身著漢服的少女們緩步于梨園之中,為團山的春季增添了一抹獨特的古典韻味。除了漢服巡游,現場記者注意到,一群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正運用手中畫筆捕捉梨花的千變萬化,將春日山間美景定格于畫布之上。“每到這個季節,是團山梨花競相綻放的時候。我們依托萬畝梨園的生態基底,將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觸摸到的、感受到的更好地呈現在書畫作品上,讓作品靈動起來!”濟南市萊蕪十七中美術教師陳浩告訴記者。
在游園會的另一角落,游園集市區也熱鬧非凡。團山鴨梨醋、桂花紅茶、百草梨膏糖……各式各樣的農特產品琳瑯滿目,吸引了不少顧客駐足圍觀、品鑒、選購。福饃、發簪等非遺產品更是成為了游客們的搶手貨,大家紛紛駐足欣賞,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既有好看的,又有好吃的,真是太有意思了,我打算多買點帶給家人。”游客張芹說。
另外,在團山不遠處,蓮花山也迎來賞花的最佳時期,山花爛漫,人流如織。濟南市萊蕪區以花為媒,舉辦各類活動吸引游客前來賞花游玩。2025年濟南市春季"村晚"暨萊蕪文旅嘉年華——山東省春季"村晚"示范展演在此舉行,當地通過整合各類優質資源,與旅游推介會、非遺游園會相結合,圍繞"自然之美、文旅之美、非遺之美、生活之美”四大篇章,深化文旅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內涵品質,以旅游促進文化的傳播消費。現場文化活動豐富精彩,非遺產品成為重頭戲,來自濟南全市范圍的侯氏社火臉譜、魯味齋扒蹄、百脈泉釀酒、錫雕、口鎮南腸、一景魚拓等30多種非遺產品、文創產品、特色農產品齊聚現場,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參觀。侯式社火臉譜第六代傳承人侯知新表示:“這里山也美,水也美,環境也好,能把我們的社火臉譜進行展示,在觀眾和游客的心里種下傳承非遺的種子。”
濟南市萊蕪區高莊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穆象睿表示:“今年以來,我們緊抓機遇,以南部新城片區城中村改造、泉韻鄉居示范片區創建為抓手,統籌推進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全域旅游”發展,依托蓮花山、小三線、泉韻鄉居示范片區等,聯合周邊打造跨區域旅游環線,形成“紅色旅游+綠色產業”的特色品牌,讓文旅融合持續釋放發展紅利。”
近年來,濟南市萊蕪區廣泛開展"村晚"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深入探索“村晚+”融合發展模式,“村晚+村BA”、“村晚+非遺”、“村晚+中醫藥”、“村晚+農特產”“村晚+電商”等活動載體,推動農、文、旅、體、商融合發展,形成了一業興帶百業旺的倍增效應。“我們將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強化資源整合,推出新產品、拓展新服務、培育新業態、形成新動能,扎實推進鄉村文化陣地建設提檔升級、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萊蕪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濟南市萊蕪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美玲介紹。
閃電新聞記者 耿欣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