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養老院遭粗暴對待多處骨折# 近日,江蘇徐州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位老人在養老院竟遭到護工的粗暴對待,導致多處肋骨骨折。
據當事人王先生反映,他64歲的母親李女士在徐州市銅山區頤慈養護中心遭遇了這樣的不幸。3月18日深夜,王先生通過手機監控目睹了令人揪心的一幕。當時,護工馬某因李女士無法入睡而情緒激動,竟用束縛帶將李女士的手腳捆住,還對其進行言語恐嚇:“你睡覺我都不讓你睡,對你這樣的人不狠心都不行。”此后的3個小時里,護工多次重復捆綁并不斷進行言語威脅。次日凌晨,王先生趕忙將母親接走并送往醫院。經診斷,李女士多處肋骨骨折。
3月20日,徐州市銅山區公安局銅山派出所針對此案立案調查。4月1日,王先生和律師團隊一同來到養護中心,要求了解護工馬某的相關情況,然而卻遭到了拒絕。目前,該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事件曝光后,引發廣泛討論。有網友痛斥護工行為:“將心比心,誰家沒有老人?這樣的虐待簡直喪盡天良!”
更多人則對養老機構的管理提出質疑:“每月3600元的費用,卻連基本的安全都無法保障,這樣的‘專業照護’讓人寒心。”
也有聲音反思家庭與社會的責任:“獨生子女一代壓力巨大,但送養老院不等于甩包袱,子女的定期探望和監管同樣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類似事件并非孤例。2024年河南某養老院護工扇打臥床老人的視頻曾引發公憤,院方竟辯稱“打幾下沒關系”;而統計顯示,中國60歲以上失智老人已超1500萬,半數家庭因照護壓力陷入矛盾。這些數據背后,是老齡化社會與養老服務體系滯后的尖銳矛盾。
儒家傳統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準則,在當下遭遇現實沖擊。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在《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中寫道:“真正的孝道不是把父母禁錮在身邊,而是幫助他們建立有尊嚴的生活支點。” 然而當養老機構淪為暴力溫床,這份尊嚴便成了奢侈品。
事件亦折射出護工行業的深層困境。調查顯示,四成養老護理員未接受系統培訓,低收入與高壓力導致職業倦怠普遍。徐州案件中護工馬某的粗暴言行,或許正是行業人才短板與監管缺失的縮影。
此案留給社會的,遠不止對個體的追責。它叩問著現代文明的底線:當科技能監測生命體征,為何守護不了人性的溫度?當“養老”成為產業,如何讓專業與良知并行?唯有完善法律監督、提升從業者職業尊嚴,并重拾“幼時父母哺育,老時反哺其艱”的生命共情,才能讓夕陽晚景免于恐懼,讓“老有所養”不至淪為空洞承諾。
聲明:文中部分內容或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多謝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