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科技領域變革浪潮滾滾而來,面對國際競爭格局的重塑,各國相繼布局新賽道,進入高端制造業,而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的關鍵一環,其研發水平成為衡量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近日,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天工”人形機器人完成重要技術升級,不僅連續攀爬134級階梯,最高跑步速度提升至12公里 / 小時,還在電力巡檢等場景開啟產業化應用探索。這一消息再次彰顯了機器人工程領域的蓬勃發展態勢。
此外,人工智能、傳感器技術、網絡通信的迅速發展,不僅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為機器人工程專業的蓬勃興起筑牢了堅實根基。越來越多的高校將注意力轉移到機器人工程專業上,近10年內,全國有363所高校獲批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北京郵電大學憑借深厚的學科底蘊和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推出的機器人工程專業獨樹一幟,展現出非凡的實力與潛力。
北京郵電大學作為國內頂尖的信息科技類高校,在人工智能、傳感器技術、網絡通信等領域擁有深厚的學術積累和強大的科研實力。借助強大的學科實力,使得機器人工程專業從誕生之初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依托于這些優勢學科,機器人工程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有機融合了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學科的前沿知識,形成了一套科學且極具前瞻性的教學體系。
機器人工程專業開設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智能感知與信號處理、機器視覺與圖像理解、機器人機構設計與優化等專業核心課程。學生不僅能夠系統學習機器人的基礎理論,還能深入接觸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傳感器應用以及高效網絡通信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實踐,這種跨學科的培養模式讓學生具備更全面的知識結構和更強的綜合競爭力。
在師資力量方面,北京郵電大學的智能與自動化學院匯聚了一批優秀人才。現有教職工105人,其中專任教師90人,含教授25人,副教授44人,講師21人。他們中既有在人工智能領域成果斐然的資深教授,也有在傳感器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突破的青年才俊,還有網絡通信領域的權威專家。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30人工智能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重大科研項目。
在科研力量上,北郵為該專業配備了先進的實驗設備與完善的科研平臺,如空間機器人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團隊在機器人智能控制、機器視覺、多機器人協作等前沿領域不斷鉆研,取得眾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承擔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此外,該校與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相關科研院所、北京極智嘉科技、上海中郵科技、中國郵政集團、三一重工、阿里巴巴、京東等50家企事業單位有深度的合作。建設校企聯合實驗室、校外實習實踐基地,每年選拔優秀學生到企業開展實習實踐,為學生發展搭建廣闊平臺。
面對龐大的就業市場,機器人工程專業的就業情景可以說相當廣闊,隨著機器人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北郵機器人工程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他們可在智能制造領域從事機器人研發生產,在醫療康復行業參與醫療機器人的設計維護,也能在物流配送中進行機器人系統的優化管理等。同時,畢業生還可選擇深造,投身科研,為推動機器人技術創新貢獻力量
相比其他高校的同類專業,北京郵電大學的機器人工程專業雖然年輕,卻展現出了強大的后勁,可以稱得上“后浪”。無論是在學科融合廣度上,還是在師資力量的雄厚程度上,亦或是在實踐教學的豐富性上,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伴隨著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人工智能應用不斷深化,就業市場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將會逐漸擴大,這對被北郵來說是“錦上添花”,對這一專業感興趣的考生更應該加大關注力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