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業遺跡與未來科技碰撞,當科幻想象照進現實世界,2025中國科幻大會在北京首鋼園掀起了一場席卷全國的“科幻風暴”。這場由中國科協與北京市政府聯袂打造的盛會,以“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為主題,從酷炫科技到沉浸體驗,從產業論壇到全民狂歡,每一個環節都在書寫科幻的無限可能。
特別是在3月28日的科幻大會集市現場,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大學生的科幻作品,涵蓋科幻文學、藝術、設計等多個領域,科幻元素隨處可見。而跟隨央視《新聞直播間》特別報道的鏡頭,小編注意到了來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機器人天團”。從智能駕駛到人機共舞,從擂臺赤膊到比斯兔強勢出圈,信息科大的五支“機甲戰隊”可謂是風頭盡顯。
以其中的對抗機器人戰隊為例,它的“硬核”之處在于將前沿科技轉化為實戰能力。其戰隊成員通過激光雷達與AI算法的結合,不僅讓機器人具備環境感知與動態決策能力,更通過機械臂的協作模擬真實戰場場景。而這種高度復雜的系統集成,對學生機械設計、算法開發、團隊協作等多方面的專業技能都有著極高的要求。
換句話說,經過信息科大各專業教師傳授的基礎學科知識、實踐課程中的技能訓練以及學科競賽中實踐經驗的積累,該校對抗機器人戰隊的成員已經掌握了設計和制造先進機器人的光機電算控等核心技術,也成為了智能制造、智能通信等前沿領域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所以,他們設計打造的對抗機器人才能在科幻大會上成為眾人矚目的存在。
與對抗機器人戰隊同樣受歡迎的,還有該校的無人駕駛天團。從報道中大家可以看到,信息科大學生自主設計、制造的小型無人駕駛汽車不僅能夠依靠多傳感器融合系統精準識別路況,甚至逆時針繞樁演示比駕校教練還要穩。這說明,從車架設計到環境感知系統,該校學生能夠熟練融合、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多領域知識,甚至自主開發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無人駕駛算法。
而這樣的車輛設計能力,信息科大MCT無人方程式賽車車隊的成員早已具備。尤其式該車隊設計的第三代無人駕駛賽車已經能夠有自主完成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中的所有比賽項目,并在2024全國無人方程式大賽中取得了國家級二等獎、全場第八名的好成績,展現了信息科大學子在車輛設計領域過硬的專業本領。
此外,信息科大學子還能設計出關節靈活度堪比人類選手、機械臂街舞引爆網絡神曲的體育競技機器人;通過語音識別和情感交互實現寓教于樂的智慧交互比斯兔;多模態感知系統實施實時決策的人形機器人……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作為北京市屬重點建設高校,有足夠的實力讓人工智能走出論文、讓機器人技術落地生根。且學生的每一個天馬行空的想象都能在這里找到技術支點,每一個科技夢想都有變成顯示的路徑。而這種兼具嚴謹和活力的學習氛圍正是,正是當下青年學子們最喜歡的求學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