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25年國內車市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價格戰”,不過從年初到現在廠家也沒有閑著。從“限時一口價”到以舊換新置換,從增配不加價到“全民智駕”。為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廠商也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由此可見,2025年國內車市依然暗潮洶涌。為能在上半年實現銷量目標,大家暗中較勁,推出的購車政策五花八門,只是讓“價格戰”換了一種新面孔而存在。
置換補貼力度有點大
從4月份開始,各車企又發起新一輪優惠活動。在一汽紅旗推出全系置換活動不久,比亞迪夏車型的置換購車也開始了。
具體來看,紅旗除了推出至高4萬元的全系置換煥新政策外,還針對插電混動版車型推出一口價,其中HS3 PHEV一口價13.98萬元起。綜合續航超1000km,顏值高、舒適、智能樣樣出色,起售價來到13萬元級,HS3 PHEV一口價確實很給力。
隨后,比亞迪夏的置換購車政策再起波瀾。該車廠補至高2.2萬元+國補2萬元,綜合至高補貼4.2萬元。也就是說在補貼后,限時價直接干到了20.78萬元起。要知道,作為比亞迪首款第五代DM技術中大型MPV,夏上市時售價24.98-30.98萬元,如今起售價來到了20萬元級,這樣的吸引力有幾人能抗拒呢?
同樣,吉利豪越L(參數丨圖片)也在4月1日推出購車優惠政策。疊加政企雙補,綜合補貼至高5.3萬元,全系一口價10.99萬元起。一款軸距達到2825mm,搭載2.0T發動機的中型SUV,起售價來到了10萬元級,對終端銷量的刺激是可想而知了。
限時一口價大行其道
產品力不夠,價格來湊是近兩年車市一大特點。去年上汽大眾威然推出限時一口價19.99萬元起售以來,合資品牌在“一口價”策略上大行其道,并且從一些合資品牌擴展到自主車型。一口價,既對原本的價格體系不構成危險,又能拉動銷量,由此讓大家百試不爽。
今年以來,在“一口價”加持下,不僅讓智能配置豐富,智駕輔助達到L2+級的上汽大眾途昂 Pro起售價來到26.99萬元起,還讓有著2765mm軸距,搭載高通驍龍8155芯片的廣汽豐田鉑智3X起售價來到10萬元級,可以說撕開了合資新能源車價格底線。
此外,日前福特縱橫能源產品也發布限時一口價,其中領睿PHEV限時一口價14.28萬元起。除了吸人眼球的售價外,廠家還提供了各種購車政策、服務政策,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的情緒價值。
不得不說,在新能源化趨勢不斷加速下,合資品牌逐漸調整在國內市場策略,不僅在產品上推動本土化的落地,同時在價格上也變得更加親民。燃油車時代需要加價才能提現車的合資車型,如今比同級自主車型還要便宜。可見面對轉型中的汽車市場,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
合資車銷量有所回暖
如果說2023年“價格戰”是特斯拉率先打響新能源第一槍,去年“價格戰”是比亞迪給對手補刀的話,那么2025年“價格戰”的焦點就是合資品牌實施的一口價策略了。
從部分車企發布的銷量數據來看,今年3月份上汽通用別克品牌銷量超3.69萬輛,相較于2月份2.36萬輛銷量,環比增長比較明顯。而別克品牌市場回暖的原因,除了加快新能源化轉型外,價格平權應該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比如上個月君威一口價10.69萬元起,這款車早些年售價超20萬元,如今價格相當親民,必然會對銷量有著直觀拉動。
此外,作為上個月推進一口價的另一個積極分子,廣汽豐田3月份銷量超6.6萬輛,同比增長19.3%,其中鉑智3X大定訂單超1.5萬輛。自3月16日交付以來,該車已累計交付2500輛。既有豐田背書,又是純電SUV,售價來到10萬元級,這樣的性價比對于想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來說能不刺激嗎?
在《車壹圈》看來:一邊是新能源化趨勢加快,一邊是燃油車前景不明朗,各種壓力之下,廠家即使不會像前兩年大規模參與“價格戰”,也會想辦法通過各種方式提升產品實力,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爭取更多份額并能活下來。
從今年年初長安汽車、比亞迪相繼推出的“全面智駕”,到合資品牌熱衷于“限時一口價”的打法,都能感受到多重力量的較量。
從目前來看,新能源化趨勢不可阻擋。而合資品牌表現得更是務實,一邊推進新能源產品進展,一邊在燃油車市場穩步推進。只有給它們足夠的時間,度過這段轉型期后,于新能源產品領域發力或許也是指日可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