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特朗普政府啟動新一輪全球關稅攻勢。加關稅的“大棒”揮向多國,對中國加至34%,算上此前兩次,中國實際關稅已達54%,對泰國、越南、印度、日本、韓國、歐盟、印尼等也分別加了不同比例的關稅。從這數據能明顯看出,特朗普對盟友毫不留情,對東盟國家下手更狠,像越南剛向美釋放善意就遭重擊,而日本和韓國經濟體量大,“出血量”也最大。這組數據揭示三個關鍵信息:
1.傳統盟友未獲豁免:日韓作為美國亞太戰略支點仍遭重擊。
2.東盟成重點打擊區:越南剛完成價值百億美元波音訂單即遭反噬。
3.經濟規模放大效應:日韓實際損失或超中小型經濟體。
面對這場關稅風暴,美國"政客新聞網"觀察到特殊現象——相較于加拿大、歐盟的激烈反應,中國展現出戰略定力。該媒體提出核心假設:特朗普試圖通過極限施壓迫使中國坐上談判桌,其終極目標可能涉及臺灣問題。該推測獲得美國某些專家的佐證,他們指出兩個反常跡象:
首先,特朗普在宣布制裁當天特別強調"中美無軍事沖突風險",為經濟對抗劃出安全邊界;其次,美國刻意排除黃金、戰略金屬等關鍵物資,暴露其制裁存在致命弱點。
然而,美媒的推測和觀點其實站不住腳。多極格局中的主要經濟體均展現抗壓韌性.除中國之外,俄羅斯因長期被西方制裁幾萬項,此次特朗普未針對,普京自然不懼;印度26%的加稅幅度在莫迪心理預期內,所以也無過多擔憂;巴西憑借盧拉推進的去美元化進程實現緩沖。這種態勢折射出美國傳統盟友體系的結構性脆弱。
特朗普想用貿易戰逼中國上談判桌,這如意算盤恐怕難以打響。中國此前已出臺一系列反制組合拳,且手中還有不少牌可打,反制節奏也完全在掌控之中。中國在國際貿易中一直秉持公平、公正、開放的原則,面對美國的貿易霸凌,我們有底氣、有能力應對。
特朗普的貿易戰不僅破壞了全球貿易秩序,損害了各國利益,也讓美國自身陷入孤立。美國盟友們因關稅受損,對特朗普的不滿情緒也在上升。關稅戰爭本質是耐力比拼,中國手握全球最大制造業體系和完整產業鏈,這正是戰略淡定的底氣所在。希望川普早日迷途知返!不要試圖以”關稅戰“重塑美國榮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