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古裝仙俠劇進入低迷階段,古裝頻道紛紛打出有“復仇”“懸疑”“宅斗”標簽新劇。
主打哪一部劇的“斗智斗勇”更瘋更刺激,回頭率和熱度猛地上漲。
能不能脫穎而出,全憑內卷程度和對時下市場走向的精準判斷能力是否準確。
就最近這段時間而言,復仇爽劇引領的熱度穩穩占據最前方。
同期無同類題材競爭壓力的情況下,這部劇的口碑受到不少人關注。
一部有熟悉面孔鎮場的古偶劇,熱度應該很高才對。
可是《念無雙》還沒開播之前各種話題不斷,開播之后反而沒有什么水花,有的人甚至不知道劇已經開播了。
目前劇已經播了十幾集,水花依舊一般,雖然整體走勢有“低走高開”之態,但突破仙俠劇低迷困境的實力還需等待下一部新劇登場。
看似不一樣,實際上還是老生常談的“舊瓶新裝”。
故事框架設定神、魔、人矛盾沖突。
天地、人神志怪方向故作高深莫測。
暫且不看故事講述什么,往前搜索,與很多仙俠劇題材的識別度低。
神女下凡尋找神界寶物,行駛刺殺任務。
神女無雙探尋“神之左手”化身為人族少女姬譚音前來有狐一族探查。
神女、祭司……
一個個架起身份高度的名稱,也不過是換了一個稱呼罷了。
故事框架熟練套用最古老的“少爺愛上貼身侍女”的套路,同理于“霸道總裁愛上我”。
身為神女,姬譚音特意化身人族掩蓋身份,跟隨一群人族少女接受執事召見。
眾人跪拜之際,姬譚音卻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站立人群中,被詢問到為何不跪,姬譚音當場使出“與山溝通”的非凡本領,引執事注意力。
姬譚音隱瞞身份進行調查卻在一開始高調展示實力。
迫不及待展現女主角光環。
生硬的身份和能力展示沒展現出神女與眾不同,反而大大減退隱藏神女身份,在有狐一族尋找神手過程險象迭生的處境的吸引力。
神女實力高強,在有狐一族自由穿行,無所顧忌,即便遇到事,迎刃而解。
高調推高大女主的“女神”身份。
下一秒姬譚音只是從他人口中聽到只言片語中白衣節傳言,向來鎮定自若的人,竟然害怕了。
于是出現了這樣一個場面。
一個什么都不怕的神女警惕環顧四周,跟在源仲身后滿臉緊張,還被源仲故意捉弄,嚇了一跳。
初次進入有狐一族,主角的感情已經循序漸進。
姬譚音不愿意下跪,能與山溝通,與他人格格不入,引起執事注意力。
拿著奇異燈盞,姬譚音落后隊伍,在方外山迷路,遇見源仲。
源仲初次遇見姬譚音,瞧姬譚音氣質不凡,眼睛一亮。
姬譚音說出崇拜祭司時,源仲嘴角不可抑制地勾起笑意。
第一次是巧合,第二次是偶遇,第三是刻意…
順理成章經過無數次碰面,安排好的冥冥中感情被推上桌面。
姬譚音很快發現神手與源仲融為一體。
主角的關系在“神手”指引下綁定在一起。
神女下凡尋找神器逐漸演變成大祭司貼身侍女。
巧合在鋪墊和推動主角情感,故弄玄虛的故事框架依然還是在為情愛而準備。
編劇絞盡腦汁,大費周章撮合主角。
順理成章拉近源仲和姬譚音的關系,緊接著就是突然空降的老師和源仲爭風吃醋的“喜劇”環節。
不出意料,狗血的敘事在按古裝劇套路模板走。
口口聲聲說要下凡尋找神手,遇見源仲后,圣母心泛濫,同情源仲的遭遇,不愿意傷人性命。
愿意替找神手竟然變成要貼身陪伴源仲壽終正寢。
更顯得兒戲的是,神族竟然同意了。
為了防止姬譚音愛上源仲,特意鏈鎖真心,封住了姬譚音的真情實感。
不過,真愛的本質是不論外界如何阻撓,相愛的人終將走到一起。
神女沒有真感情,愛情還怎么進行呢?
當然從源仲下手,一個惹人心疼的“眾叛親離”脆弱源仲必須有一個“美救英雄”的人站出來維護。
姬譚音前腳危急時刻以身擋住刺來的利劍,后腳回憶起多年以前在大雪山救命之恩對源仲的承諾,一個探身向前吻住蒙圈的源仲。
即便做到了這一步,編劇還在堅持這不是愛情,姬譚音沒有感知,只是出于圣母心做這一切。
源仲開始“誤”以為姬譚音喜歡自己,墜入愛河。
由此造就一個開竅,一個不開竅的局面。
狗血愛情的走向沒有立即實現雙向奔赴,還需經過彎彎繞繞的挫折磨難,才能順利抵達圓滿結局。
首先必不可少“喂糖”環節。
源仲動不動露身材,姬譚音一言不合扒源仲衣服。
“蜻蜓”直接在人洗澡的時候進去偷看。
源仲人睡著了,姬譚音床前親手扒衣服。
借神手,揭開鎖鏈的由頭,一遍又一遍制造曖昧。
美救英雄后又開始英雄救美,來來回回按頭“喂糖”,工業糖精滿滿。
拼湊古偶劇最常見的誤會,產生沖突,從而推動刻骨銘心愛情。
看似情節豐富,人物關系復雜,實則是愛情的主線跟主角之間以“神手為噱頭”的感情問題。
節奏全抓在情愛部分,缺乏循序漸進飽滿的故事合理性。
突兀的僵硬感失去融入氛圍的真情實感,撲面而來陣陣尬感。
以情感線為中心,其余部分明顯弱下去了,輔助效果未展現出多條故事線“百花齊放”效果。
配角淪為工具人,尤其是有狐一族的反派動不動就“變身”鬧出動靜,妥妥工具人配置橋段。
前面部分一本正經嚴肅,后面開始轉入喜劇。
身為神女的姬譚音一死再死,打死他的人還是源仲。
堂堂一個神女,一巴掌拍死。
轉頭,從墳墓炸起,安然無恙回來。
男主洗澡的時候進來,又被拍打出去了。
強行喜劇雖然調動的看劇的情緒,稍微比單調乏味的嘮叨具看點。
但實在不是仙俠劇真實水平。
人物的刻畫單薄無力。
既想要展示神女武力強大,無所不能,又想要塑造姬譚音在源仲面前的單純可愛,突出源仲的高冷憂郁。
姬譚音剛出場儼然一副清冷大姬譚音之態,舉手投足之間端著姿態。
在一群人族少女之間,沉著冷靜,目標準確分析現狀。
雖隨情節深入,服裝變得粉嫩可愛,人設忽然轉變懵懂白蓮花的感覺。
動不動圣母心,滿腦子突然掉線,走錯頻道既視感。
一個形象未塑造好,另一個顛覆初印象的角色個性出現,割裂感明顯,顯得人物刻畫十分單薄。
源仲的時而溫柔,時而高冷,跳躍的轉變與形象飽滿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
演員年齡不配適,導致全劇透著濃濃的“中年古偶”氣息。
肉眼可見的年紀感,為了配合古偶情感互動,努力提著年輕感互動親密接觸和搞笑。
比如,姬譚音當面要親自解開源仲脖子上鎖鏈,靠近彼此時,鏡頭特意給源仲悸動的畫面。
能想象得出編劇和導演想要呈現很多爆款古偶親密接觸的氛圍感覺,但情感共振的波動代入不足。
年齡是古偶劇的大忌,青年演員尚且逃不掉被挑剔各種毛病。
中年演員繼續征戰古偶賽道,劇本質量和演員的匹配度都面臨巨大挑戰。
劇中被吐槽最多的莫過“扮嫩”話題。
仙俠劇連續捧紅多部熱劇,沖著流量和話題熱度,新人和老人都想吃“主流”紅利。
蜂擁而至的商業目的,奔著爆紅而來的新人演員,沒有能力制作好一部劇經驗的制作組,一個兩個紛紛將目光投向大IP,改編一個又一個大制作,漫改和經典翻拍一個比一個內卷。
然而,關注流量和商業的目標性,卻忽略最應該把關的“質量”問題。
年輕演員都想紅,可經驗不足,角色塑造能力不行,劇本詮釋實力欠缺。
資本家沖著流量來,不管其他,迎合主流市場最容易火的方向,大肆宣傳自家的劇多么多么好,拉高了期待閾值,等到真正的劇播,同質化的故事和千篇一律的人物設定,打破期待。
爛劇暴露了資本需求與觀眾的落差。
資本的目標明確,而滿足資本商業化需求的關鍵是需要有熱度。
自然而然,大量爛劇劇本本身不足的前提,流量明星成為引起關注的“賣點。”
常言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即便中年流量進駐古偶屢屢被嘲,整個行業充耳不聞,演員為了逆襲翻身,拼盡全力使勁拼顏值。
然而,年過一年,流量還是題材,終究無法取代“內容為王”的根基。
放眼望去,近年以來,古偶劇撲街一年比一年厲害。
分數不達合格線的一抓一大把。
曾經的“造星”渠道,一眾頂流靠“古偶”逆天改命,飛升一線,獨攬資源。
同樣的套路運用在當下,忽悠觀眾,顯然已無成效。
再大的流量演員,再頂級的大制作,沒有一個值得品味的劇本,一個與故事和角色匹配的精良制作,結果都一個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