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道
誰能成為大模型時代的超級應用?科技大廠們今年都在摩拳擦掌。
最新的一個動作是,3月31日百度旗下的文小言宣布完成品牌煥新與功能升級,除了支持DeepSeek等多模型融合調度,并升級全新語音大模型、圖片問答、AI生圖生視頻等多項能力。事實上,繼DeepSeek今年春節前后在大模型C端市場爆火后,一向低調的騰訊元寶開啟下鄉刷墻行動,阿里推出新夸克并將其定位為“AI超級框”,乃至通用智能體Manus邀請碼一票難求,無不是這一戰場競爭在今年越發激烈的時代注腳。
擁有更多資金和技術實力的科技大廠們無疑都希望能搶到大模型時代的C端流量入口,復制過往的輝煌時刻。但眼下這場關于AI超級應用的角逐,還遠未到結束時刻。
百度加碼C端
簡單好用是C端市場顛撲不破的真理,這也是科技大廠朝之努力的方向。
在通向它的路徑上,百度旗下的文小言選擇了更加開放。據記者了解,除了整合百度自研的文心X1、文心4.5等模型外,新升級的文小言還接入了DeepSeek-R1、可靈等第三方優質模型。
百度AI產品創新業務負責人薛蘇告訴《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在接入多個大模型背后,原來文小言的底層采用單模型來支撐,但現在已經是多模型,并可進行不同模型的無縫“熱插拔”。他打了個比方:就好像原來是臺手動擋的車,現在變成自動擋,再往下走甚至會變成自動駕駛,看上去還是那輛車,但技術含量已經非常不一樣,“AI的未來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參數比拼,而是如何通過多模型協同,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文小言希望通過開放生態,整合頂尖模型能力,做出更強大、更簡單的AI產品。”
薛蘇當天還認為,整個大模型市場的競爭分為底層的模型競爭,中間層的應用競爭以及上層的營銷競爭,其中一個趨勢是底層模型越來越強,但應用層還有很大空間,“如何用好這些新的模型,產生更好解決用戶實際問題的應用,其實是目前產品層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同時認為,市場上有很多模型,但目前真正好用的AI產品還是非常稀缺。
文小言的前身是2023年3月率先在國內上線的AI智能助手文心一言。2024年,文心一言更名為更加擬人化的文小言。本報記者從百度方面了解到,2024年年終文心一言在全網的MAU(月活躍用戶)已破千萬。
作為AI大模型應用里的老資格,文小言在C端市場面臨的競爭十分激烈。4月2日記者觀察到蘋果APP Store的免費App排行榜中,DeepSeek和豆包位居前兩名,騰訊元寶位列第八,夸克位列第十一,文小言并沒有出現在前三十名中。4月3日,記者在vivo手機應用商店觀察到,豆包的下載量超過1億,Kimi下載量超過9000萬次,DeepSeek下載量為 4298萬次,騰訊元寶下載量為3389萬次,文小言下載量則是1856萬次。
大廠摩拳擦掌
百度并不是今年第一個在大模型C端市場有所動作的科技大廠。經過DeepSeek的市場教育,以往看起來更熱衷于B端市場的AI大廠們,今年都紛紛在C端應用層面大舉投入。
其中,騰訊于去年5月推出的AI智能助手騰訊元寶一改往日低調風格,今年2月就?率先接入DeepSeek-R1模型,并且開始在微信朋友圈、騰訊視頻、手機應用市場等流量聚集地打起廣告,吸引用戶下載。今年3月陸續出現的“母豬產后護理難,問騰訊元寶”“直播帶貨不會整,問騰訊元寶”等農村刷墻標語,更體現了它的下沉目標。
阿里在2023年10月推出人工智能助手通義千問App,此后改名為通義。今年3月末,通義App宣布,其全球用戶規模已突破5000萬大關。但阿里并不只有一個選擇,今年3月阿里還將旗下的搜索瀏覽器夸克重整推出,并將之定義為“AI超級框”,而早在今年1月夸克就打出“2億人的AI全能助手”的口號。
字節也準備在大模型C端市場利用起抖音這個流量池。今年3月消息稱,抖音App開始測試接入豆包App的AI能力,并且為其開放了兩個超級入口。抖音相關負責人還對外表示,相關能力測試中,主要是希望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AI服務。據 QuestMobile 數據,截至去年6月,抖音MAU達7.8億。
但需要提及的是,在大廠紛紛摩拳擦掌大舉投入背后,大模型C端市場還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
創業公司方面,據記者了解,DeepSeek目前在C端市場都采取免費模式,月之暗面推出的人工智能助手Kimi 此前曾灰度測試過高峰期打賞功能,但目前還未有這一功能大規模上線的消息。科技大廠中,去年5月騰訊元寶App正式上線時,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混元大模型負責人劉煜宏就曾對記者表示,元寶App暫時沒有商業化方面的考慮。而此前曾采取會員制的文心一言近日也放棄了收費模式。
薛蘇3月31日當天在談到商業模式問題時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首先是要找到一個行業是否有真正的用戶價值。他認為目前AI賽道的用戶價值還在快速迭代和打磨,過多進行商業模式探索可能對產品會造成損失,“我相信好的用戶產品一定會有好的商業模式,但時間會有個優先級。”
誰是下一個超級應用
就像PC時代的百度搜索和QQ,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每一個網絡時代都有自己的超級應用。進入AI時代,DeepSeek在C端市場的爆火讓科技大廠意識到了卡位新時代的重要性,它們都想利用移動互聯網時代積累下的雄厚資源,成為下一個超級流量入口。
科技大廠們的大舉投入,已經改寫了AI應用市場格局。以去年的大模型應用市場做對比,QuestMobile統計的2024年AI原生APP用戶規模榜單中,從MAU維度來看,豆包(7552萬)、Kimi(2101萬)、文小言(1224萬)當時位列前三,騰訊元寶以210萬月活位列第11位。
對于科技大廠今年在C端市場的爭相投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大廠投入的核心邏輯在于搶占用戶入口與生態壁壘,他同時認為盡管商業模式尚未成熟,但通過C端應用積累用戶行為數據、培養使用習慣,可為后續商業化奠定基礎。
但同樣是不差錢、不差技術的科技大廠,誰最有機會做出AI時代的超級應用?
張孝榮認為,成為AI超級應用的關鍵因素在于能否深度滿足用戶的需求、技術迭代與成本控制的能力以及生態協同能力和商業化路徑是否清晰。他對記者表示,大模型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目前談誰成為超級應用還早,“各家模型現在都是兒童,在不同方面均有所長,目前沒有形成決定性的優勢。”
行行AI董事長、順福資本管理合伙人李明順也認為,科技大廠在C端做AI超級應用包括大模型底座,都是其平臺戰略的一部分,“大家其實都是想先拿下流量,在未來可以做很多的商業模式,這個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被證明的商業模式,他們應該都想復制。”
他在跟本報記者交流時還認為,騰訊今年動用巨大資源和資本力推元寶,源于AI超級應用這場競爭它不能輸,但阿里、字節等大廠其實同樣在做出調整,以彌補之前在大模型C端市場的欠缺。他認為,目前這波AI超級應用的PK還沒到最后,現在每家已經在C端市場投入重兵,也都看到一些曙光,“因為今年AI應用爆發,而且應用底座已經成熟,如果有機會能在這波拿到億級的日活用戶,那就很牛了。”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