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記者 陳錦鋒)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理想汽車自研的整車操作系統“理想星環OS”作為重大開源成果正式亮相。這一事件不僅填補了智能汽車全場景操作系統開源市場的空白,更標志著中國智能汽車產業在核心技術領域邁出關鍵一步。隨著國產操作系統的崛起,如何構建開放協同的行業應用生態,成為推動智能汽車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命題。
智能汽車邁入國產系統開源時代
“智能汽車需要專用的操作系統,就好比當年智能手機孕育出安卓與iOS。”理想汽車整車操作系統架構負責人黃震的比喻,揭示了智能汽車產業變革的底層邏輯。當前,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市場正經歷從“功能疊加”到“生態重構”的轉型,而操作系統作為連接硬件、軟件與用戶的樞紐,其重要性不亞于傳統燃油車的發動機。
長期以來,智能汽車操作系統領域存在兩大痛點:一是國際巨頭壟斷導致技術“卡脖子”風險,二是開源生態碎片化難以滿足整車級需求。理想星環OS的開源,不僅打破了這一僵局,更以“全場景、全棧自研”的特性,為行業提供了可復用的技術底座。
這一突破的背后,是中國車企對“軟件定義汽車”趨勢的深刻洞察。據行業預測,到2030年,軟件在智能汽車價值中的占比將超過60%。國產操作系統的崛起,不僅關乎技術自主,更是重構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戰略支點。
三大運營商注智汽車行業
智能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撐,而三大運營商正成為這一變革的關鍵推手。
中國電信與中國一汽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智能、網聯、數字化汽車生態圈。通過5G-A通感一體技術,雙方實現了車路協同場景下厘米級定位精度,為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奠定基礎。中國聯通推出C2M(用戶直連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以“5G+工業互聯網”賦能汽車柔性生產。中國移動則通過跨省超遠距算力調度,為東風汽車提供毫秒級響應的智能駕駛算力支持。
運營商的深度參與,不僅夯實了智能汽車的聯網底座,更通過“云-網-邊-端”一體化服務,重構了汽車產業的價值鏈條。
智能汽車應用生態發展迫在眉睫
盡管國產系統與基礎設施取得突破,但智能汽車應用生態的成熟仍需跨越多重障礙。
技術層面,自動駕駛算法、車規級芯片、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仍需攻堅。以自動駕駛為例,當前L3級以上系統的事故率仍高于傳統汽車,需通過多模態感知融合、類腦計算等技術提升可靠性。
政策維度,需加快制定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功能安全等標準體系。歐盟已出臺《人工智能法案》,對自動駕駛系統的責任認定作出明確規定。中國可借鑒國際經驗,建立分級分類的監管框架,同時通過稅收優惠、研發補貼等政策引導企業加大投入。
生態協同是破局的關鍵。理想汽車開源星環OS后,已吸引超50家產業鏈企業參與共建,形成從芯片適配到應用開發的全鏈條創新網絡。這種“技術開源+生態共建”的模式,可加速形成“操作系統-中間件-應用服務”的良性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