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月31日,河南許昌襄城的一口枯井中,發掘出來了大量遺骨,他們堆積在一起,已經等待了81年。
更令人心痛的是,他們有的頭骨上有日軍留下的彈孔,有的骨頭里有子彈碎片。這些奪去他們生命的證據,竟成了最后的遺物。
這些遺骨從何而來?他們究竟是什么身份?
來源:瀟湘晨報2025年4月1日關于《河南一枯井發現近百具無名抗戰將士遺骸,負責人:“三冀阻擊戰”犧牲的抗戰將士》
英雄遺骨 發掘結果驚人
2010年,這口枯井就被發現了,里面有一些殘留的遺骸。
當地很快展開調查,還請了學者進行發掘后,發現里面至少有上百具遺骨。
從殘留的物件上看,還可能是參加過抗戰的抗日英雄,但當時并不能確認他們的身份。
為了保護這些遺骨,在不確定身份的情況下,當地繼續把這口枯井封存了起來。暫停了后續的工作,但是對他們的探究從未停止。
2024年,遺骨的調查終于有了轉機,當地聯系上了湖南一個公益中心,英魂回家”的項目,他們聯系上襄城的志愿者后,確認他們應該都是來自“三冀阻擊戰”的戰士。
在這之后,當地緊鑼密鼓,開始打算進行發掘工作,這些亡魂,需要回家,得到真正的安息。
2025年2月,發掘工作終于開始了,當工作人員小心翼翼扒開這個枯井,眼前的場景讓他們也忍不住落淚。
他們緊緊的挨在一起,頭骨枕著頭骨,蜷縮在一起,根本分不出哪個才是獨立的,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遺骨上,都有明顯的貫穿傷。
隨著發掘工作的繼續,更令人心痛的消息傳來了。
令人淚目 他們都很年輕
第一批被發掘出來的遺骨有80多人,一些較為完整的遺骨,也第一時間被送到了鄭州大學實驗室研究,鑒定人員開始進行初步鑒定。
這里不少人都是年輕人,工作人員一眼就看出了,頭骨比成年人小,可能23歲,以下其中還有10個個體引起了鑒定人員的注意。
他們的第二顆臼齒還沒有長出,也就是還沒到換牙的年齡。
而換臼齒至少得到15歲,鑒定人員也瞬間淚目了,他們可能才13歲左右,是標準的“娃娃兵”。
鑒定人員還查看了他們身上的傷口,有的頭骨里,還有當年留下的子彈。
初步就已經斷定,是日軍留下的了,他們就靜靜地躺在那里,訴說著那一段慘烈的歷史。
也有不少當地人趕到現場,看到整理好的十幾個箱子放在枯井邊上,當地人也心痛不已。
他們拿出紅布,蒙到箱子上,給他們獻上了一朵朵的油菜花以表崇敬。
工作人員也把彈片和帽徽等物品仔細收了起來,這也是鑒定他們身份的重要證據。
當地人也聊起了關于這些遺骨的事,村里的老人都知道,當年這里經歷了一場戰役。
很多戰士都戰死沙場,一句遺言都沒機會留下。
戰役結束后,村民看著戰士們的遺體,淚流滿面,家園保住了,但年輕的戰士們卻不在了。
村民們也像今日一樣,自發將他們抬到這個枯井,之后這里就被保護了起來,聽著他們的口述,這段歷史重新展現在我們面前。
“三冀阻擊戰” 戰魂永存
1944年,豫桂湘戰役開始了,日軍開始大肆入侵河南、湖南和廣西三地。
我方只能拼死頑抗,為了保住重要的中原領土,這里成為了三冀阻擊戰的重要戰場。
日軍當時攻勢猛烈,我方士兵前赴后繼,先后有超過五六十萬的兵力損失,但最終還是保住了領土。
但是他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參軍的人數不夠了,士兵的年齡也是越來越小,最后甚至年僅十幾歲的孩子,也上了戰場。
他們正是應該在學校讀書,在父母、親人的呵護下,健康成長的時候,他們卻成了國家的守護者。
他們得有多強的意志,才能用稚嫩的肩膀,扛著武器上戰場和敵人正面抗衡?
所以他們不能永遠沉睡在這口枯井,他們更需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家人,確認他們的身份。
只有這樣,這些人才不會被埋沒,他們所做過的貢獻,才會公之于眾,而日軍昔日的罪惡,也會昭告天下。
英魂回家的志愿者們,也會繼續參與后期的“尋親”工作,研究人員也會復原他們的樣貌,再進行DNA檢測,為他們尋找家人。
這項工作,同時也是在確認他們是不是烈士,畢竟烈士的認定,還是很嚴謹的。
一旦確認,他們也會被埋葬在烈士陵園,得到妥善的安置。
群眾哀悼 英雄永不落幕
在發掘現場,我們看到了感人的一幕。村民們深知發掘工作的辛苦,也紛紛加入,幫助隊員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也爬進5米的深坑里,用盡全力幫忙搬運。
為了防止他們被烈日曬到,還有村民自發從家里拿出工具,搭建了遮陽布。
村民們一點也不害怕,他們小心翼翼的搬運著遺骨,生怕不小心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
村民們忙碌的身影也和81年前,幫忙安葬這些戰士們的祖輩們一樣。
當年的祖輩們打掃了戰場,卻沒有能力好好安葬戰士們,只能含淚讓他們暫時在這里安身,如今后人接過了他們手里的交接棒,讓這些戰士重見天日。
現場群眾,用河南話哽咽的說:“咱享的都是他們的福!”
關于他們的故事,當地人知道的還有很多,從小就是聽著這群英雄的老人們念叨著幫英雄們找家,但當時的科技不足以做的,如今英雄終于等來了這一天。
發掘工作告一段落,工作人員朝著戰士們的遺骨,深深鞠了一躬,他們大喊著“回家!”
聲音久久的回蕩在現場,在場人員全都落淚了。
為了盡快幫助他們找到家人,接下來會有大量的尋親工作,相信他們一定能找到家,他們的后人,也一定會記得他們的名字。
結語
英雄不能沒有歸處,他們的犧牲,也不能被歷史遺忘。
他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而戰,他們是為了我們的國家,只要能保住國土,就算付出生命也心甘情愿。
我們也要見證他們重見天日,見證他們親人相聚,讓他們親自看看,自己用命換來的新中國。
來源:美麗浙江2025年4月2日《河南許昌枯井內發掘近百具烈士遺骸,當地回應:目前已開展遺骸的核查工作》
中國新聞網2025年4月2日《河南許昌發現87具遺骸 或與“三冀阻擊戰”有關》
文|百香果
編輯|百香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