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降了!已經沒法活了!”
在2020年之前,國足運動員們的工資能達到千萬級別,如果能入選國家隊,那么薪資還能再上浮20%。
不過自從足協更改政策之后,我國足球運動員們的年薪就下降到了500萬左右。
照理說即便是這個數字,也是許多普通人窮盡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薪。
可一位前國腳卻突然跳出來表示不能再降了,讓這些足球運動員們拿點兒高薪怎么了?
但他說出這些話的理由卻讓人非常意外,他到底說了什么?
天價合同,紙醉金迷
最近前國腳徐亮在公開場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不能再降薪了!”這句話一出,立刻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討論。
有人認為他說得有道理,畢竟作為職業球員,工資本就不高,再降下去誰還能繼續打下去?
但也有很多人覺得,國足現在的水平和收入根本不成正比,甚至覺得這份薪水本身就不值得討論,而他們之所以能說出這種觀點,則是因為曾經的國足薪資實在是太高了。
2010到2020年那段時間,各大俱樂部為了引進外援和爭奪國內優秀球員,不惜花費巨資。
球員的年薪動輒上千萬,尤其是一些外援,他們的合同數額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中國足球的天價合同一度成為焦點,許多球迷也因此看到了中超崛起的希望。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大家才發現,燒錢并沒有帶來實質性的進步,反而讓俱樂部負擔沉重,球員的表現也并未與他們的收入成正比。
到了2021年,足協終于出臺了限薪令,這一下就讓所有人都冷靜了下來。
根據新的規定,本土球員的頂薪被限制在500萬人民幣,而外援的年薪則不得超過300萬歐元。
這一政策無疑是對俱樂部燒錢行為的遏制,也讓球員們的薪資大幅縮水。從那時起,球員們的收入大打折扣,不再是曾經那個“一夜暴富”的時代。
高薪不再
如今球員的收入主要來自基本工資、比賽獎金和商業代言。
雖然基本工資依然占據了主要部分,但跟過去的天價合同相比,差距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贏得比賽有獎金,關鍵比賽獎金豐厚,但也要看球隊的表現。
如果球隊表現不佳,獎金就會大打折扣。而商業代言則只有少數頂級球員能享受到,這對于大部分普通球員來說,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夢。
更讓球員們頭疼的是,商業代言機會少,尤其是隨著足球圈整體市場的萎縮,品牌商對足球的投資也越來越謹慎。
許多球員不得不另謀生路,退役后做青訓教練,或者開辦足球學校,甚至有的開始投資做生意。
比如退役的國腳趙明劍曾透露,自己稅后每月工資不過兩萬五,年終獎加起來一年五萬多。
對于職業球員來說,這樣的收入顯然遠遠不夠支持他們過上高質量的生活。
退役后的收入更加捉襟見肘,球員們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他們在職業生涯中的積蓄和投資。
徐亮在談到中超薪資水平時,提到過一個很關鍵的對比:目前中超球員的薪資僅為日韓球員的三分之一,跟歐洲五大聯賽的差距更是天差地別。
這一對比的確讓人感到震驚,但細想之下也并不難理解。
對比日韓,暴露缺點
日韓足球的聯賽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商業化程度高,青訓系統也相對完善。
而歐洲的五大聯賽,不僅擁有高額的電視轉播權收入,還吸引了大量的商業贊助和投資。
相比之下中國足球在這些方面還遠遠落后,中超聯賽雖然在某些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但由于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球員薪資的差距自然就顯現出來。
對于降薪這一點,支持者和反對者的意見分歧很大。
支持降薪的人認為,限薪令正好可以抑制俱樂部的盲目燒錢行為,有助于推動中國足球健康、有序的發展。
同時還能減少那些單純為了賺錢而踢球的球員,讓真正熱愛足球的人留下,才能提高整體的競技水平。
但反對降薪的人則覺得,薪資過低不僅會打擊球員的積極性,還可能影響到青訓的未來。
畢竟足球是一個高強度、高風險的職業,球員的職業生涯短暫,收入如果無法保障,很多年輕人根本不會愿意投身到這項事業中來。
但其實歸根結底,大家對這件事反應這么大,還是因為我們的足球體系確實存在很多缺陷。
如今國足青訓體系依然薄弱,培養出來的球員大多數基本功不扎實,比賽中的戰術執行也不夠到位。
比如當前國足的勝率并不高,主教練伊萬科維奇的帶隊勝率僅為25%。
雖然他曾帶領球隊取得過一些小規模的勝利,但對于大賽的應對能力明顯不足。
與此同時聯賽本身的商業化也相當落后,盡管中超聯賽的知名度逐年提升,但整體的市場價值和商業運作依然無法與其他頂級聯賽相比。
沒有強大的商業支持,球員的薪資也難以與他們的實力相匹配。
老實說這些外部問題其實很好解決,難的是怎么改變球迷們低迷的心態。
大家從最初的期待到如今的失望,再到無奈的自嘲,每場比賽前,大家都會充滿期待,覺得或許這次能看到好戲,結果往往還是以失望告終。
最近對澳大利亞的比賽,雖然七萬多球迷在現場助威,但結果依然是2比0的慘敗,球迷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網絡上的吐槽聲此起彼伏,甚至連球員的體型和狀態都成了調侃的對象。從“海參事件”到“小肚腩”一說,球迷們的情緒早已由最初的憤怒轉為無奈,甚至變得有些自嘲。
可盡管如此,每次比賽球迷們還是會撐起那面五星紅旗,繼續支持著自己的球隊。
信息來源:
北晚在線《銳評|中國足球,拒絕幻想》
央廣網《足協新規:中超俱樂部單賽季投入不超6億 國內球員限薪稅前500萬》
河南商報《曝中超球員可能會進一步降薪,該不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