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粵訊)三月三,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和文化意義的中國傳統節日。三月三還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黃帝的誕辰就在這一天。在這一天,人們會進行各種祭祀活動,以表達對人文始祖的敬仰和紀念。沙瑯三月三,通過展示沙瑯獨特的民俗文化,讓“三月三”成為電白沙瑯的一枚文化符號。
三月三文化活動當天,在電白沉香協會會員產品(沙瑯)展銷中心彩旗飄飄、人潮涌動,每個展位的產品琳瑯滿目,有沉香手串、沉香精油、沉香茶、沉香日用品、沉香苗等,游客們在滿心歡喜地挑選沉香產品,有的商家同時在同步電商直播。據主辦方介紹,這里的展位長期開放,為電白沉香協會的會員提供產品展銷平臺,進一步宣傳電白的沉香千年歷史文化。
梅全喜
在第四十四期“沉香山大講堂”上,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學院梅全喜教授作《沉香的藥用歷史、現代應用及文化與資源開發利用》的主題分享,他說,“沉檀龍麝”,“沉”即為沉香,作為眾香之首的沉香,有著“植物中的鉆石”之稱,沉香集天地之靈氣,匯日月之精華,蒙歲月之積淀。他引經據典講述唐、宋、明、清、民國及現代的沉香藥用歷史,尤其是奇楠沉香(茂名伽楠香);沉香在臨床應用方面,對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睡眠等有明顯的功效。最后,梅教授強調,沉香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的物品中最為特殊的一個品種,值得深入挖掘和傳承,沉香綜合利用開發前景十分廣闊,有含沉香的中成藥、沉香香料、沉香茶、沉香食品(藥食同源)、沉香日化品等。
余瑾教授、劉紀青教授、辜學敏教授、知名作家廖君、陸建國會長等嘉賓均從學者的角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認為沉香藥用與健康價值是產出發展的靈魂,以中醫藥理論為基礎深入研究與探討,開發新的沉香產品應用到現代生活中,推動沉香產品標準化、市場規范化,用沉香文化引領沉香市場,為沉香產業發展開辟新的路徑。
電白沉香協會會長汪科元在總結中說,電白沉香的歷史文化悠久,一千五百年前,冼夫人行軍打仗所用的香囊驅趕蚊蟲、治刀槍傷、調理水土不服,及晉代名醫潘茂名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抗擊瘟疫,所采用的原材料正是道地藥材茂名(電白)伽楠香。道地藥材貴在溯源,道地藥材才有道地的藥用價值,1960年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藥材手冊》載明,茂名(電白)是伽楠香的主產地之一,另《本草備要》記載,醫圣汪昂善用伽楠香配方,治療各種疑難雜癥。
對于電白沉香的未來趨勢,汪會長認為:電白被譽為“中國沉香之鄉”,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和日益成熟的產業鏈,當前電白的沉香產業正邁著時代的步伐蓬勃發展,沉香行業就業人員達6萬人以上,已注冊企業約8000家,據統計銷售產值2019年10億、2020年20億、2021年30億、2022年40億、2023年50億、2024年約80億,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當前地方政府大力推進沉香一二三產業鏈集群的發展,使沉香產業與文旅康養融合,融入鄉村振興產業布局,全面推進沉香的品牌培育。
通過本次活動,眾嘉賓的觀點碰撞出靈感的火花,為沉香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思想,讓電白沉香香飄世界,助力電白建設成為世界香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