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最近,國際局勢又熱鬧了起來。
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喊話威脅伊朗:“不聽我的就對你轟炸”!
伊朗也沒慫,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硬氣回懟美國:想打就打,誰怕誰!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候,中俄等國紛紛進來“勸架”,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說了一句很公道的話。
那么美國為何威脅伊朗?中方說了什么?
事情得從3月30日說起。
當時特朗普突然放風,說自己給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3月初的時候寫了封信,要求重啟核問題談判。
聽起來像是“和平信號”,但仔細一琢磨,里頭全是火藥味。
特朗普在信里撂下狠話:要么按美國的要求簽新協議,要么等著“嚴重后果”。
至于這后果是什么?最近他親自揭曉了答案,接受采訪時,他對著鏡頭直言:如果他們不簽協議,就會面臨他們這輩子沒見過的轟炸。
這話一出口,國際社會直接炸鍋,說白了,這就是把槍頂在伊朗腦門上談判。
但伊朗也不是嚇大的。
哈梅內伊收到信后,當即做出強硬回應:你要敢攻擊我們,你也會遭受強烈的反擊!他在公開講話中痛批美國是“霸凌政府”,強調伊朗絕不會在被威脅的情況下談判。
更關鍵的是,佩澤希齊揚死死咬住一條線:美國人沒有誠信,我們不和你談。
這里頭其實藏著美伊之間扯不清的舊賬。2015年,中俄美英法德六國和伊朗好不容易談成伊核協議,規定伊朗限制核活動,換取國際解除制裁。
結果特朗普2018年單方面撕毀協議,還變本加厲搞制裁,連伊朗革命衛隊都被貼上“恐怖組織”標簽。現在美國想繞過原有協議另起爐灶,伊朗當然不干,誰知道新協議里又要塞多少不平等條款?
面對美國的威脅,伊朗的反擊簡單粗暴。先是革命衛隊在波斯灣扣押了兩艘“走私柴油”的外國油輪,擺明了展示對航道的控制權。
接著軍方放話:只要美國敢動武,伊朗導彈第一時間就會砸向美軍迭戈加西亞基地。
這可不是虛張聲勢,這個位于印度洋的基地最近剛進駐多架隱形轟炸機,顯然是沖著伊朗來的。
如今,兩邊劍拔弩張,就差擦槍走火了。
國際社會這會兒也坐不住了。
4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面對記者的提問表示:中方一直希望通過外交解決伊朗的核問題,并且指出伊朗核問題因為美國的執意退出受到了干擾。
話說得很明白:伊核協議搞到今天這個地步,美方的責任不小,但其實很是公道。
當年說退群就退群,現在又拿大炮逼人談判,天底下哪有這種道理?
發言人還表示:“制裁施壓、武力威脅沒有出路。”這話翻譯過來就是:美國別再玩霸權那套了,及時止損,懸崖勒馬還來得及。
最后中方表示:將繼續勸和進行談判,促進中東地區的和平和穩定。看看咱們國家的發言,這才是真正的大國智慧。
某些國家應該好好看看,沒有對比就沒有反差,同樣都是大國,中方極力促進和平,而你仗著自己“強大”揮舞霸權,欺負別的國家!
俄羅斯說得更直接。俄外交部公開警告美國:伊核協議是多邊協議,不是美國一家的后花園。
想繞開中俄單獨和伊朗談?門都沒有!這話戳中了問題的核心,特朗普政府現在搞的就是“單挑”戰術,試圖用軍事恫嚇逼伊朗簽城下之盟,把中俄歐全晾在一邊。
但這種套路在敘利亞、朝鮮都沒玩轉,對付伊朗能行?
最值得玩味的是中俄伊三國的動作。
要知道早在3月13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了俄伊代表,三方就如何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提出五點主張。
其中得的注意的一點便是:堅持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決爭端,反對訴諸武力和非法制裁。
會后發聯合聲明強調“政治對話是唯一出路”。
這其實也間接給美國劃了條紅線:別想在中東搞單邊主義!畢竟伊朗背后站著中俄,真要動手可不是炸幾座核設施那么簡單,整個地區都可能陷入混戰。
歐洲的態度倒是曖昧。英法德嘴上喊著要維護伊核協議,但身體很誠實,跟著美國制裁伊朗從沒手軟。
現在協議眼看今年10月到期,要是續不上,聯合國制裁自動重啟,伊朗經濟估計得崩盤。
可歐洲既怕伊朗擁核,又怕美國掀桌子打仗,只能兩頭說好話,活像個夾心餅干。
現在最大的懸念是:特朗普會不會真動手?從軍事部署看,美軍最近確實在波斯灣周邊加碼。
B-2轟炸機、航母戰斗群陸續就位,擺出“隨時開打”的架勢。
但明眼人都知道,打伊朗可不是打伊拉克,這個國家地形復雜、導彈庫充足,還有遍布中東的代理人武裝。
一旦開戰,油價飆升、難民危機、地區混戰都是必然結果,美國大選年根本扛不住這種沖擊。
更何況,伊朗手里還攥著張王牌:核技術。雖然官方堅稱“只用于和平目的”,但誰都知道濃縮鈾豐度已接近武器級。
真把伊朗逼急了,人家索性退出《核不擴散條約》,那可比朝鮮問題棘手十倍。到時候別說美國,整個西方世界都得傻眼。
說到底,特朗普這波操作還是“極限施壓”的老套路。
先漫天要價,再假裝讓步,實際是想在談判桌上撈最大便宜。
但哈梅內伊早看透了這點,85歲的宗教領袖什么陣仗沒見過?當年兩伊戰爭被薩達姆用毒氣彈轟都沒慫,現在更不可能被幾架轟炸機嚇住。
眼下最現實的出路,恐怕還是美國重回談判桌。
但不是特朗普想要的“美國優先”式談判,而是拉上中俄歐的多邊機制。
畢竟伊核問題牽扯全球能源安全,沒有各方參與根本談不攏。最近中俄伊的聯動已經釋放信號:想解決危機,就不能搞單邊霸凌。
總結:
距離特朗普設定的限越來越近,美伊博弈也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是走向戰爭還是重回外交?全世界都在盯著白宮的選擇。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靠炸彈威脅換不來和平,只會點燃更大的火藥桶。
當軍事恫嚇撞上民族尊嚴,結局往往是雙輸,這個道理,希望某些人早點想明白。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