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老者路過福建一尼姑庵,突然發現一張臟污供桌,竟是黃花梨木制作而成!便花24.8萬從村支書手中買下,哪知轉手后竟賣出1.15億天價!
老者看上這張黃花梨木桌子之前,著名古董商人馬末也曾嘗試過買走這張桌子,但當時他口袋中確實沒有多少資金,于是這件事情只能作罷。
臨走前馬末還對這張桌子念念不忘,他對古董的研究很深,東西的好壞他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張黃花梨木桌子絕對是珍品,但就是要價太高。
好在這個村子地處偏僻,想必日常也沒有多少人會來這里,于是馬末就抱著以后再來的心思離開了。
這張黃花梨桌是在明清時期打造的,當時擁有這張桌子的人家也是當地的富人,只不過因為后來的戰亂這戶人家只能散盡家產帶著方便攜帶的金銀細軟離開這里。
而這張黃花梨桌子太過沉重只能以低價賣給其他人,這張桌子歷經了很多個主人,最后它也成了公有的東西。
公有的東西放在誰家都不合適,于是由村民們投票決定把這張桌子抬到山上的尼姑庵,放在那里既不會被賣掉,也不會妨礙其他人的生活。
于是這張由精品黃花梨木打造而成的桌子就成了尼姑庵中放置香火和貢品的桌臺,尼姑們對這張桌子并沒有太大興趣,但來參拜的人就不這么想了。
來參拜的人難免有幾個識貨的,黃花梨這樣名貴的東西他們怎么可能認不出來,于是便有人在村子里打探這張桌子的來歷。
村民們也不在乎桌子的來歷是否會有人知道,于是他們也毫無保留的把桌子的情況說了個干凈,得到想要的答案后,外來人便滿意的離開了這里。
之后沒多久尼姑庵就去了很多明里暗里想要帶走這張供桌的人,甚至還有人光天化日的就準備動手搶,不過尼姑們的態度很堅決,她們不會讓任何一個人帶走這張桌子。
在尼姑和村民的阻攔下,外來者最后也只能空手而歸,自此這張桌子就安安生生的放在尼姑庵中,直到出現了其他想要收走桌子的人。
最先發現這張供桌的是一個文物工作者,他雖然剛入這行沒多久,但知識還是很豐富的,他剛來到這個村子就聽說了供桌的事情,于是他就親自去尼姑庵看了這張桌子。
桌子的材質確實不錯,男人也詢問起了它的價格,村民們不反對賣掉這張桌子,但賣掉的必須是全村平分的。
男人找到村子的村干部,問過這張桌子的價格后他瞬間變得愁眉苦臉,他早就知道黃花梨的價格極其高昂,但他還是抱著一絲僥幸,他希望村民們不要知道這張桌子的真實價格。
但可惜村民們也不是好糊弄的,于是男人只能離開了這里,后來他在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喜歡收藏文物的老先生,他把這張桌子的事情說了出來。
老先生聽到后立馬驅車前往,確定這張桌子的材質后他也找到了村干部,老先生口袋中不缺錢,村長開出的價格也在他能接受的范圍內,于是他便直接拿錢買下了這張桌子。
這張桌子歷經百年的時光還保存的這么好,這種情況讓老先生更是激動的無法言語,他聽說之前馬末也對這張桌子有想法,但現在,這張桌子是他的了。
后來這張桌子被賣給了其他收藏古董的商人,最后歷經很多人的專賣之后,這張桌子被賣到了美國。
黃花梨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這種老樣式的家具更是在市場上炒出了天價,美國博物館也在黃花梨木的價格到達頂峰的時候選擇拍賣。
這張桌子被賣出了一億多的高價,和當年的二十多萬比起來翻了百倍不止,凡是擁有過這張桌子的人無一不被這個價格震驚到。
桌子的雕刻很簡單,是明朝人都喜歡的簡約風格,它貴就貴在材質和年代上,即便是翻了百倍也會有人覺得值。
信息來源:《黃花梨木材的鑒別與保養》,王小云著,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