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援引美國《政治報》歐洲版消息,4名與特朗普關系密切的美方人員與烏克蘭反對派進行了秘密會談。這場會談背后,牽扯出的是美國對烏克蘭下一屆總統人選的安排,以及澤連斯基的未來走向問題。
自俄烏沖突爆發,烏克蘭局勢就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焦點。如今,沖突進入第三個年頭,基輔政壇正醞釀著一場大變動。美國政治新聞網披露,特朗普團隊已秘密啟動烏克蘭“換帥計劃”,美國特使威特科夫也證實,基輔政權已就總統選舉達成共識。但大家心里都清楚,這場選舉大概率會被美國操控。
澤連斯基(資料圖)
在這場權力博弈中,澤連斯基的處境愈發艱難。他一心想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對抗俄羅斯,可這個目標不僅沒能實現,還讓自己陷入困境。美國作為北約主導力量,直言烏克蘭加入北約不現實,甚至切斷軍援,逼烏克蘭與俄羅斯重啟談判。這一系列操作,讓澤連斯基在國際舞臺上的權威大打折扣,國內支持率也一路下滑。有數據顯示,他的支持率已從高位大幅下跌,如今面臨著巨大壓力。
與此同時,美國已經開始為替代澤連斯基做準備,把目光投向了烏克蘭的一些政治人物,前總理季莫申科和前總統波羅申科成為重點關注對象。
先看波羅申科,他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的強硬立場曾獲西方認可,本是很有競爭力的候選人。但烏克蘭國安會的制裁,讓他的“十個黑箱子”貪腐案再次被提及,給其競選之路蒙上陰影。更關鍵的是,俄方視他為“頭號戰犯”,普京政府絕不可能接受他,這一點讓他在成為下任總統的道路上困難重重。
波羅申科(資料圖)
再看季莫申科,這位政壇“不死鳥”展現出驚人的政治彈性。她在最高拉達扮演“端水大師”,既批評政府腐敗,又在關鍵議案上支持澤連斯基。特朗普團隊釋放“推動俄烏停火”信號后,季莫申科迅速做出反應。早在2023年底,她的團隊就通過私人渠道與特朗普核心圈建立聯系,競選顧問中還有美共和黨資深幕僚。她在議會推動組建“戰后重建特別委員會”,掌握能源、基建等關鍵領域話語權,這些動作與特朗普“以經濟合作替代軍事對抗”的烏克蘭戰略不謀而合。而且有消息稱,她與俄方也有接觸,這讓她在這場權力角逐中,成為美國比較看好的人選。
其實,美國對澤連斯基的不滿由來已久。特朗普上臺后,就多次表達對澤連斯基的不滿,通過接觸烏克蘭反對派等方式向他施壓,試圖推動烏克蘭舉行大選換掉他。澤連斯基在一些問題上不夠順從美國,比如在礦產協議方面強調安全保障和商業條件,這惹怒了美國利益集團。如今,美國幾乎已經放棄澤連斯基,在美烏代表于沙特的會談中,甚至都不愿與他握手,可見態度之冷淡。
澤連斯基(資料圖)
對于澤連斯基來說,未來的路充滿不確定性。如果他繼續堅持,拒絕美國的安排,可能面臨更多來自美國的壓力,甚至被趕下臺。有美國媒體已經在呼吁調查他的“政治謀殺罪”,暗示他“利用戰時權力實施犯罪”。要是他妥協,按照美國的意愿行事,或許能暫時保住一些權力,但也可能只是美國的傀儡,失去自主決策的空間。
而從烏克蘭國內情況看,民眾對戰爭感到疲憊,希望能盡快結束沖突,恢復和平。無論是澤連斯基繼續執政,還是換其他人上臺,都需要解決烏克蘭的安全問題,推動國家走向和平與發展。否則,不管誰成為下一屆總統,都難以獲得民眾的支持和信任。
這場圍繞烏克蘭總統之位的博弈,背后是美俄之間的戰略較量,也是烏克蘭國內政治勢力的重新洗牌。烏克蘭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澤連斯基最終又將面臨怎樣的結局,國際社會都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