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閩南網報道,此前,俄羅斯外交部發(fā)布公告稱,作為日本政府禁止9名俄羅斯公民入境決定的回應,俄方對包括日本外相巖屋毅以及日本駐烏克蘭大使等9人采取無限期禁止入境措施。今年1月,日本宣布禁止11名俄羅斯公民以及29個組織和3家銀行的法人代表入境。
普京(資料圖)
“烏法” 號潛艇于 2022 年 11 月加入俄羅斯海軍,是為太平洋艦隊打造的 6 艘 636.3 型潛艇中的第四艘。636.3 型潛艇屬于基洛級改進型,因噪音極低被稱為 “水下幽靈”,北約甚至給它取了個 “黑洞” 的綽號,其隱蔽性能之強可見一斑。“烏法” 號潛艇長 73.8 米、寬 9.9 米,潛航排水量達 4000 噸,下潛深度能至 300 米,自主航行 45 天不在話下,水下勻速航程為 400 海里,實力不容小覷。
此次 “烏法” 號在日本海的演練中,先秘密航行至指定區(qū)域,接著首枚導彈成功摧毀海上假想目標,第二枚導彈精準命中位于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qū)休爾庫姆靶場的岸上目標,射程超 1000 公里,成績相當優(yōu)異。俄羅斯選在此時、此地進行這樣的演練,背后有著諸多深層次原因。
從俄日關系來看,雙方圍繞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的爭端已持續(xù)多年。2022 年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日本緊跟西方制裁俄羅斯,凍結俄日能源合作項目,還多次宣稱要 “封鎖航道逼迫俄方還島”。俄羅斯對此回應十分強硬,2024 年中斷對日液化天然氣供應,2025 年初與中方簽署聯(lián)合開發(fā)南千島群島的協(xié)議,而這次導彈試射,更是向日本宣告 “爭議領土不容談判”。
“烏法”號潛艇(資料圖)
從美俄全球對抗層面來講,美國近期在關島部署中程導彈,日本也在加速推進遠程武器研發(fā)。俄羅斯此次試射,直接展示了從遠東打擊關島美軍基地的能力。而且,行動時間選在美日 “鐵拳” 聯(lián)合軍演期間,一方面牽制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布局,緩解烏克蘭戰(zhàn)場壓力;另一方面也在試探美日同盟的應急反應能力,為后續(xù)戰(zhàn)略部署收集情報。
日本在這一系列事件中的反應也值得關注。此前日本禁止 9 名俄羅斯公民入境,俄羅斯迅速回應,對包括日本外相巖屋毅以及日本駐烏克蘭大使等 9 人采取無限期禁止入境措施。這次面對俄軍在日本海的導彈試射,日本防衛(wèi)省事后監(jiān)測到導彈落點靠近爭議海域,緊急派出巡邏機和軍艦應對,可俄軍早已撤離,日本只能無奈 “望洋興嘆”。不僅如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強烈譴責俄方 “加劇地區(qū)風險”,轉頭卻向美國加購 “戰(zhàn)斧” 導彈,試圖提升自身軍事威懾力。
俄羅斯的這次行動,在國際社會引發(fā)連鎖反應。韓國緊急升級反導系統(tǒng),擔憂俄朝軍事合作可能讓朝鮮獲得尖端技術。美國則聯(lián)合日韓開展反潛演習,并在沖繩加速部署進攻性武器。整個東北亞地區(qū)陷入 “抗議 — 軍備 — 對抗” 的惡性循環(huán),日本海也逐漸被推向軍備競賽的邊緣。
普京(資料圖)
對于俄羅斯國內而言,俄烏沖突持續(xù)三年,西方制裁致使經濟疲軟,普京通過展示軍事實力,能夠維持民眾支持率。此外,選擇柴電潛艇與 “口徑” 導彈的組合,既能提振軍工企業(yè)士氣,又能向伊朗、印度等潛在買家釋放合作信號。在外交方面,俄羅斯通過與中國聯(lián)合開發(fā)南千島群島、恢復對朝鐵路運輸?shù)扰e措,構建 “背靠背” 的東方戰(zhàn)線,以此抵消西方圍堵壓力。
普京主導的這次導彈試射,看似是一次單純的軍事演練,實則是一場精心布局的地緣政治博弈。俄羅斯在烏克蘭戰(zhàn)場僵持、美中競爭加劇的全球變局下,以 “東線攻勢” 試圖撬動戰(zhàn)略天平。這一行動再次證明,即便深陷西方圍堵,俄羅斯依舊是能左右亞太局勢的關鍵玩家,而東北亞地區(qū)的局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恐怕仍將復雜多變,難以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