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廣汽本田的第一臺廣汽本田P7正式從新能源工廠下線,這也標志著廣汽本田朝向智能電動邁出了關鍵一步。這一步對于品牌來說肯定是很關鍵的,但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個時候才到來的一臺合資純電中型SUV,大家會買賬嗎?
外觀方面,廣汽本田P7采用了比較干練的前臉造型,C型燈帶將會通過中央的光帶實現三段式貫穿日行燈覆蓋,而下置式格柵則會采用黑色涂裝的橫幅中網進行裝飾,一定程度上能夠還原燃油SUV的豐富層次感,讓車頭不至于太單調。
同時,從車頭到車頂、從側裙到后保險杠等等,車輛在車身面板與邊緣線條的處置上,都增加了更多變化的棱角。同時,車尾雖然略帶溜背效果,但適度的D柱抬升還是能夠兼顧后排與后備廂空間。而且從尺寸上來說,4750/1930/1625mm的寬體比例與2930mm的修長軸距,也讓我們不用擔心它的大五座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車輛已經啟用了電子后視攝像頭來取代傳統后視鏡,而隱藏式門把手、簡潔的C型熏黑尾燈等等,也都會給外觀增添更多科技感。
智艙方面,車輛除了小尺寸設計的9.9英寸遠端儀表盤+41.9英寸AR-HUD抬頭顯示系統外,還在中控位置進行了整合。通過搭載上12.8英寸+下10.25英寸雙屏來實現縱向組合布局,最底部還會帶有固定觸控設計,這其實會比較適合駕駛人的直接觀看,觸控操作距離也不錯,而門板上的雙屏則會用來顯示電子后視攝像頭的內容。同時,通過搭載由高通驍龍8155芯片支持的Honda Connect 4.0系統,車輛還可通過AI智能語音助手來覆蓋主要車載功能操作、保留了Apple CarPlay/Baidu CarLife/HUAWEI HiCar手機互聯,也會像一些新勢力那樣提供智能場景模式選擇。
當然,廣汽本田P7也會提供了一些額外的配置,來提升車艙內的檔次感,也同時把舒適、娛樂拉到與新勢力相近的水平。像娛樂方面,車輛就提供了包含前排頭枕在內的16揚BOSE立體環繞聲音響。
而在舒適方面,它則可以獲得全皮座椅覆蓋,并在四驅車型中升級為仿麂皮材料,功能上也會提供加熱/透風;而后排座椅也會支持28°靠背前后調節,為不同用戶提供更舒適的坐姿可能性。此外,廣汽本田P7還會得到雙排隔音玻璃、智能調光天幕等配置,這些也都能提升綜合乘坐舒適性。
智駕方面,廣汽本田P7會同時搭載雅閣(參數丨圖片)等車型上通用的Honda SENSING 360與全新到來的Honda CoPilot Pro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后者的加入讓車輛可以實現包括高速智能領航、融合泊車、記憶泊車、遙控泊車等在內的高階智駕功能,并通過駕駛人異常應對系統、DOW開門碰撞預警等,提升車輛的主動安全。
提到安全,其應該會是廣汽本田P7的一個關鍵優勢,這其實在最近一批燃油車上已經有所體現。像在第十十一代雅閣上,我們就已經見到了標配10氣囊組合,而現在的廣汽本田P7則是又進一步,帶來了全車13個安全氣囊,配合全車25%熱成型鋼、40000N·m/deg的整車扭轉剛度,這樣的被動安全是可以讓咱們家庭用戶放心的。
動力方面,在本田云馳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下,我們見到了后驅與四驅兩個版本。后驅車型會搭載一臺最大功率為200kW、最大扭矩為420N·m的后置電動機;而四驅版本則會在前者的基礎上增加一臺最大功率為150kW、最大扭矩為350N·m的前置電動機,它們能幫助車輛在4.6秒內破百。電池方面,廣汽本田選擇了攜手寧德時代,從后者那里得到了容量為90kWh的液冷電池,能夠實現最長650km的CLTC純電續航。
底盤方面,廣汽本田P7也得到了與豪華電動車同款的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架,并增加了大直徑設計的橫向穩定桿,同時還可獲得ADS可變阻尼減振器,相信在“本田大法(消費市場對于本田底盤調校能力的認可)”的加持下,其在保持舒適濾振表現的同時,動態駕駛操控方面應該也能建立起一定優勢來。
想要賣得出去,價格是第一道難關,這對于任何一家現在想要躋身主流的合資品牌來說,都是不得不首先面對的。在e:NP2 極湃2已經來到15萬級的情況下,廣汽本田P7是否能夠以20萬級上下的門檻入市?但不論最終的價位如何,至少在產品的設計、在各項紙面實力上,它都能夠與新勢力一戰,作為消費者的也期待著能有更多產品加入市場競爭,給我們帶來差異化的選擇與用車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