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有江湖的規矩,但總有人想掀翻牌桌。
西安三橋商圈,華潤置地打造的50萬平方米萬象里項目暗流涌動——一場涉及1143萬元質保金的“羅生門”,正在地產商與總包方之間上演。
質保金糾紛引發的多米諾骨牌連鎖效應已經產生,產業鏈條上的供應商,被夾在中間,拿不到錢,也無處說理。
這場博弈背后,是地產江湖變遷的縮影。
福建六建“瀕臨破產”,該公司及股東福晟集團多個項目相繼在阿里司法拍賣網進行招商或拍賣。華潤置地自身亦背負40余宗訴訟。
質保金,這一本為工程質量兜底的“安全閥”,最終淪為華潤置地和福建六建矛盾的焦點。
質保金困局
2012年,西安土拍市場上演了一出震驚四座的拿地操作。
當時綠地在高新建設超高層、中海圍繞曲江打造住宅、保利在城北推新城市界面,華潤置地的打法出乎意料,首入西安,落子三橋。
彼時的三橋,在老西安人心里的印象就是“城鄉結合部”,衰敗破舊的街道、擁擠混亂的交通、錯綜復雜的規劃,還有集中連片的小產權樓盤,這里的開發難度令地產商遲遲不敢下手。
有人不理解:“華潤是怎么考慮的,居然把商場開到這里,為什么不開在城墻里?”
事實證明,華潤二十四、西咸萬象城的成功運作,炒高了三橋板塊的熱度,證明了其超前的目光,華潤置地加大投入。
2018年,華潤置地與福建六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福建六建)簽訂了西安萬象里項目西地塊一批次總承包工程,該項目便位于三橋商圈。
福建六建在西安的中標情況
一出手就是大手筆,萬象里項目建筑面積近50萬平方米,包含8棟LOFT公寓、1棟商務寫字樓及商業街。
萬象里總包方福建六建,自然也是華潤置地精挑細選的,擁有多個大項目的施工經驗。
從公開招標信息可知,福建六建自2014年進軍陜西市場后,先后中標了曲江合創、萬科、西安名京等多家地產公司的施工項目。
雙方一拍即合,據澎湃新聞報道,2018年12月,雙方簽約合同時,約定了3%的質保金,約1143萬元,誰承想導火索就此埋下。
按照故事的發展,本應該是“兩年質保期就清賬”的結局,可是當福建六建拿著付款申請書,包括一個農民工工資專戶和五個法院執行款專戶,華潤置地卻開始“統一斟酌研判”。
更魔幻的是,從澎湃新聞公開的合同維保驗收表來看,萬象里維保經辦人已于2025年2月25日同意退還保證金約934萬元(經雙方協商,除去已使用的質保金、保留金等款項)。但福建六建卻遲遲收不到款項,導致他們無力給下游供應商和勞務隊支付相應款項。
在此情況下,福建六建焦急萬分,也是在情理之中。
雙方“唇槍舌劍”
3月28日零點時刻,西安華潤置地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西安華潤置地)在其官微中發了一個澄清聲明,4000+的閱讀量成為近半年最高。
關于質保金退付爭議,聲明稱:質保金確實已經于2024年12月底到期,項目資金充足,之所以未能退付,系福建六建瀕臨破產,引發多起債務訴訟。項目收到了9份法院協執通知書,協執金額超出質保余額,所以才沒法支付。
早在2022年6月,福建六建被申請人提出破產審查,此后,該公司及股東福晟集團多個項目相繼在阿里司法拍賣網進行招商或拍賣。
如今,福建六建的工商動態信息中,均是立案、被執行人、股權凍結、被限制高消費等信息。僅被執行人就出現了109次, 被執行總金額37.77億元。
華潤置地公示的9份法院協執通知中,包括送達日期、涉及法院、案號,涉及西安、咸陽兩地五區法院。
華潤置地在其官微的回復
不過,福建六建對澎湃新聞的回復中,對上述9份法院協執一一進行了回應,其稱,除去9份法院協執的金額,華潤置地仍應退還福建六建147萬余元
雙方各執一詞,到底誰有理?
鎬京筆記咨詢了一位業內資深律師,其表示,“福建六建的核心觀點為,即使華潤置地根據法院的協執要求,履行完畢全部協助執行義務后,質保金仍有結余,結余部分華潤置地應支付給福建六建。福建六建的主張具備一定合理性。但是針對華潤置地目前反饋資金充足,卻尚未履行協執義務的情況,不排除其所謂的‘資金充足’僅代表賬面資金充足的可能,如果賬面資金暫時無法實現實際支取使用,則履行協執義務并退還結余質保金,可能會對華潤置地造成較大的資金壓力。”
聲明里還提到了令人費解的一點,西安華潤置地非要等“全體法院點頭”方能支付。
上述律師認為:“在法院已經發‘協執通知’的情況下,華潤置地根據協執順位,依次向法院支付執行案款,是法定義務。”
誰該為這場糾紛買單?
質保金糾紛,引發的多米諾骨牌連鎖效應已經產生,波及到福建六建向下游環節的支付。
“華潤置地目前遲延支付的顧慮可能集中于:一是多法院下發的協執,如果就某一法院的協執通知予以配合,大概率其他法院會要求一并執行,短時間內華潤置地的資金壓力較大;二是該筆款項目前需要從華潤置地賬戶支取,根據企查查公開信息,華潤置地亦有40宗涉訴案件,且過半數為被告案件。”上述律師說道。
陷入僵局的質保金糾紛,是否會走向訴訟程序,或者法院加大執行力度,仍需進一步觀察。
這場博弈背后,是地產江湖變遷的縮影。
質保金,這一本為工程質量兜底的“安全閥”,最終淪為華潤置地和福建六建矛盾的焦點。
隨著房地產行業步入轉型關鍵期,類似矛盾逐漸浮出水面。
上述律師提到了幾種常見糾紛:一是房企延期交房,引發業主集體維權;二是房企資金鏈斷裂,進入破產重整環節;三是房企與銀行、建設方等因逾期還款、工程款延期支付等問題,引發的訴訟案件,且該類案件爭議金額一般都以千萬為單位。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房地產作為“防風險”領域的首位任務,更是通過一套組合拳,釋放明確信號。
比如,通過降低成本釋放購買力,激活剛需與改善需求;融資松綁與債務風險化解,修復地產行業流動性;以專項債擴容和土地存量盤活,破解財政與庫存矛盾。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用這句話形容當下房地產行業的處境再合適不過了,畢竟,歷史經驗表明,危機往往是最好的轉型契機。
(圖片來源:建設通、華潤置地西安公司官微、AI制圖、封面圖片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