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位鑒寶專家做局以17萬騙走了乾隆真跡,1年后轉手賣出7800萬。這個新聞被報道后,原主人河南的朱先生破防了,價值7800萬的乾隆真跡被17萬騙走了。朱先生非常失落和憤怒,將鑒寶專家告上法庭,那么法院如何判的?最后朱先生是否要回乾隆真跡?
傳家寶是假貨?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些都是很保值的東西。隨著中國經濟和老百姓收入的提高,收藏古董又熱了起來,十幾年前,鑒寶類節(jié)目風靡全國,很多省臺都有類似的節(jié)目。那時節(jié)目組會邀請一些在業(yè)內很有名的專家,民眾則將自己的珍寶帶上舞臺,由他們鑒定。像《天下收藏》、《華豫之門》,都是很有名的鑒寶節(jié)目。
即使是真品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乏有人想碰碰運氣。人們紛紛拿著自己的寶物參加節(jié)目,心中都想著:萬一運氣好呢?河南鄭州的朱先生剛好家里也有一件古董,據他母親講,這是他們的傳家寶,說是乾隆御筆畫作《嵩陽漢柏圖》。
一直流傳多年,但具體是真還是假,家里人也不確定,只是口口相傳這是真的。于是看到《華豫之門》節(jié)目后,朱先生就萌生了到這個節(jié)目,去堅定一下的想法。就這樣,朱先生報名參加節(jié)目。
收到通知后,朱先生帶著畫去到了節(jié)目現(xiàn)場。由于這個太火了,每天來參加的人都很多,于是節(jié)目在正式登上舞臺前還設立了一個環(huán)節(jié)——海選。遺憾的是,朱先生的畫并沒有通過初審。雖然本就沒抱多大的希望,可當聽到自家的傳家寶是贗品時,他還是有些失落。
但朱先生不知道,他手中的畫已經被人盯上了。就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有人叫住了他。他扭頭朝后面看去,不免有些驚訝。
竟遭專家做局
只見那人徑直走到了他的面前,遞給了他一張名片,并告訴他:“等我這里結束后,你來我住的房間找我,我再幫你看看這幅畫”。此人就是之前把朱先生的畫淘汰了的專家,劉巖,專門負責鑒定書畫。聽到對方這樣說,朱先生的心中由陰轉晴,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芒,還不禁稱贊專家十分盡職。
在看到海選現(xiàn)場的人走得差不多后,朱先生急忙去到劉巖的房間。一進去,他就將手中的畫遞了過去,懇請對方再幫他鑒定一下。不過很可惜,在經過仔細地觀察后,劉巖告訴他,這是《嵩陽漢柏圖》的贗品。
據悉,當年乾隆游歷時,聽聞嵩陽學院中有一千年漢柏。他頗有興趣,在觀賞之后畫了此作。看朱先生的臉色不好,劉巖安慰他不必擔心,雖然是仿品,但十分精美。自己認識許多愛收藏的人,可以幫他打聽一下,說不定有人愿意買。只不過應該只能賣幾萬左右。
朱先生聽后十分感激,總比一分錢都不值的好。于是按照約定,他回到家中等待消息。過了一段時間,劉巖打電話告知他有人愿意買他手中的畫。朱先生十分高興,他帶著嵩陽漢柏圖來到指定地點,并得知該收藏家姓程。
在經過一番商議后,程某決定以17萬的價格買下他的畫。他怎么也沒料到,贗品竟然還能賣十幾萬,這對他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他想也沒想,直接就同意了。于是在劉巖的見證下,他與程某簽下了交易協(xié)議。
他滿心歡喜地回到了家中,不由得感謝劉巖幫自己解決了這么大難題。可一年后的一則報道,卻讓他對這個專家懷恨在心。
畫是零九年賣出去的,2010年年末時,朱先生看到了一則報道,讓他怒火中燒。報道稱,有人以7800萬拍下了《嵩陽漢柏圖》。這讓他十分震驚,這不就是自己賣給程某的那幅畫嗎?劉巖不是說是贗品嗎?而在他了解過后,這幅畫的賣家正是劉巖。這時,朱先生才想明白,自己被專家做局了。
損失難追回
朱先生仔細回想當時發(fā)生的事,他猜想劉巖多半是在初審期間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是真品。但看自己沒文化,就想著做局將真跡騙到手中。所以才會在私下再找到自己,說得冠冕堂皇,其實只是為自己獲取利益,想來程某也是和他串通好的。
朱先生越想越氣,便向法院起訴。誰知法院那邊卻問他,要告的是哪個劉巖。原來這個行業(yè)內有兩個叫劉巖的人,經過了解,朱先生排除了南方“劉巖”的嫌疑性。因為按他的行程,他不可能長期待在河南坐鎮(zhèn)鑒寶節(jié)目。
但即使確定了被告,要想打贏這場官司可不簡單。因為朱先生缺少關鍵證據,首先,他無法證明賣出去的《嵩陽漢柏圖》真跡就是自己的傳家寶。其次,他當時賣畫的時候是與別人簽了協(xié)議的。白紙黑字在那,他無法證明自己是被劉巖騙了。
最終,朱先生因為證據不足而起訴失敗。反觀劉巖,他在鑒寶界內小有名氣,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活動,賺到了不少的錢,日子過得比朱先生滋潤多了。這件事告訴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專家的話不能全信,因為專家也分好與壞。
事實上,這個專家的局很容易識破,本身朱先生只是為了鑒定真假,并不急著賣。劉巖告訴買家告訴他價值17萬,朱先生也沒有察覺,反而被突然的好處給蒙蔽的雙眼。他都不想想如果是贗品,為何還能賣出17萬高價?完全可以再多去幾個專業(yè)機構進行鑒定,那么也不至于輕易上當。
當然古董行業(yè)水很深,外行人輕易不要涉足收藏,否則打眼被騙都是小事,傾家蕩產也不是不可能,更不要抱著撿漏一夜暴富的想法,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足夠謹慎,不要貪心,就很難被騙到。
參考資料
市民稱家傳價值8736萬乾隆御筆 被“專家”騙以17萬賤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