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艦在臺島以東??諈^域參加海峽雷霆2025A聯合演訓,殲15D電子戰攻擊機亮相。這是殲15D電子戰攻擊機首次參加這樣的綜合演訓,標志著殲-15D電子戰攻擊機已經形成了作戰能力。
(殲15D電子戰攻擊機,注意座艙新一代衍射平顯 右側沒有IRST)
(殲15D從山東艦起飛參加海峽雷霆2025A聯合演訓)
殲15D的升級改進
殲15D電子攻擊機是在殲-15BS基礎上改裝而來,取消了座艙右側的IRST,航炮也被取消。增加了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座艙換上了國產新一代衍射平顯。翼尖增加國產電子支援偵察系統吊艙,翼下和進氣道掛架可以掛載多個電子干擾吊艙,具備較為完整的頻譜對抗覆蓋能力。機載武器采用國產新一代反輻射導彈,攻擊對方地面和海面雷達,還可以使用PL15中遠程空空導彈和PL10格斗空空導彈,用于自衛空戰。殲-15D電子戰攻擊機還配備數據鏈,能夠把目標信息分發出去,為其他火力打擊系統提供目標指示,并進行毀傷評估。
(殲15D配備有多個電子戰吊艙,具備較為完整的頻譜對抗能力)
殲-15D電子戰攻擊機屬于伴隨電子戰飛機,主要伴隨攻擊機編隊深入對方區域,干擾、壓制對方防空體系,保障我方攻擊機編隊安全、順利完成作戰任務。從國內外經驗來看,現代戰場雷達密集,1架在高空飛行的飛機會被數十部雷達探測、跟蹤和鎖定,飛行員既要操作飛機,探測目標,還要警惕防空系統威脅,進行對抗,負擔太大,難免顧此失彼。伴隨電子戰飛機與攻擊機編隊,截獲對方防空雷達信號,進行干擾和壓制,發射反輻射導彈攻擊,這樣攻擊機編隊可以專門探測目標,識別和鎖定,然后進行攻擊,提高了作戰效率和毀傷目標的能力。
(科索沃,南聯盟防空系統擊落1架美軍F117A隱身攻擊機)
(烏克蘭戰爭,蘇34已經被擊落26架)
俄軍沒有電子戰機吃了大虧
美俄在這個問題都有過慘痛教訓,美國空軍一度認為隱身戰斗機時代已經來臨,伴隨電子戰飛機無用武之地,結果科索沃之戰,1架F-117A隱身攻擊機被南聯盟防空系統擊落。事后經驗總結就是當時沒有電子戰攻擊機伴隨,F-117A沒有得到足夠的電子戰支持。俄羅斯空天部隊迷信自己的機載自衛干擾系統,沒有發展伴隨電子戰飛機,結果烏克蘭之戰,蘇-34單槍匹馬突防烏克蘭防空系統,損失慘重。開戰兩年多時間內,蘇-34已經損失了26架,其中2023年12月,烏克蘭愛國者防空系統在北約空情信息支持之下,一天就擊落3架蘇-34。
(臺灣地區擁有大約60套中遠程防空系統)
中國裝備2種電子戰機
臺灣地區自認空中作戰能力無法與大陸對抗,拼命發展防空系統,企圖負隅頑抗。臺灣地區有大約接近60套中遠程防空系統,其中愛國者防空導彈就有9套,因此島內某些人一向自吹“(臺島)防空系統密集全球第一”。對于我們來說,攻擊臺島目標,需要突防這些防空體系。如果沒有殲15D這樣的伴隨電子戰飛機,攻擊機肯定會受到較大損失,所以我們研制了殲-16D、殲-15D兩種電子戰攻擊機。
未來戰爭之中,殲15D電子戰攻擊機主要有兩種作戰模式,一種是殲-15D與殲-15艦載戰斗機混合編隊,殲-15D電子戰飛機在前,殲-15編隊在后。殲-15D電子戰飛機截獲到對方防空雷達信號之后,進行識別和評估,然后進行干擾和壓制,一直到殲-15編隊完成作戰任務脫離。還有一種是殲-15D電子戰攻擊機單獨組成編隊,在殲-15編隊前面行動,進入戰區之前,首先在主要威脅方向施放箔條,干擾對方雷達網,如果對方雷達做出反應,迅速進行干擾,發射反輻射導彈進行攻擊,為殲-15編隊進入戰區創造有利的條件。
(殲15D與殲15T混合編隊)
殲15D電子戰攻擊機形成作戰能力,這是我們航母編隊作戰能力又一個飛躍。未來殲-15D電子戰攻擊機將會成為我們航母的標準配備,增強航母編隊在高強度對抗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