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云南、投資云南,對云南發展投下了“信任票”。近3年,云南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了53.3%,撐起了全省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其中,云南近兩年來著力打造的“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僅去年一年就吸引近400萬人次到云南旅居,這是云南依托優勢資源引入民營企業,政企合力貢獻的喜人成果。現在,總臺記者劉文杰就正在曲靖市馬龍區土瓜沖村,這里的故事正是云南政企合力促進旅居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政企攜手“空心村”大變樣
土瓜沖村就是云南省發展旅居產業最先火起來的地方。直播當天,村子里來了不少游客。土瓜沖村四面環山,村莊依山而建,最多的時候有279戶村民在這里居住。后來,很多人外出務工,村里一下子空了許多,150間房屋常年沒有人居住閑置下來,一度成為空心村。2023年,當地文旅、農業等部門經過調研,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引入一家民營企業,政企合力在這里打造旅居村項目。由社區統一向農戶租了77間閑置老舊房屋,按照不搞大拆大建,尊重村民意愿、留住鄉愁記憶的原則,政府整合700多萬元涉農資金用于村內道路改造提升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投入400多萬元,在不改變外觀的情況下,進行內部裝修和運營管理,并通過“以商招商”的方式,引入商家發展民宿酒店、鄉村咖啡館等服務業態。
業態豐富迎來近百旅居客
看一下記者旁邊這幾間房子,紅磚青瓦就是以前建成的樣子。經過簡單的內部整修,這一間現在被用作咖啡和繪畫體驗館。來看,這里正在進行咖啡體驗,可以自己動手做上一杯手沖咖啡,而這里的這些咖啡豆都是來自云南本地的。云南的咖啡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8%以上,產值從3年前的不足百億增加到現在的800億,帶動了100多萬咖農增收致富。目前,全省800多家咖啡企業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其實在這里除了可以品嘗咖啡之外,還可以學習繪畫。
人氣越來越旺 旅游產品不斷豐富
短短兩年時間,土瓜沖村的經營模式就已經小有名氣,來自廣東、重慶等全國各地的旅居客來到這里,少的住兩三個月,多的住幾年。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融入到這里,政府和企業還為每戶旅居客規劃出一塊菜地,可以親手種種菜、養養花。同時,在政府部門牽頭指導下,企業還從農戶手里流轉1000畝低效土地,連片種植金絲皇菊、繡球花等,因地制宜設置花海露營等娛樂項目,滿足游客需求。越來越豐富的旅游產品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來,人氣越來越旺,村里的餐飲、特產、民俗體驗等門店越開越多,一些外出務工的村民開始返鄉創業。記者了解到,村民通過土地、房屋出租、務工收入、市場主體經營,每年戶均增收2.4萬元。村集體可以從土地流轉服務費、農產品銷售利潤、旅居產業營收分紅中產生收益。如今,這家企業已經在馬龍區打造了像土瓜沖村這樣的7個旅居村。
“最好合伙人”云南民企持續增長
這樣的政企合作模式實現了集體增收、企業盈利、村民致富,依托的是什么呢?近年來,云南省真心實意把廣大民營企業當作云南發展的“最好合伙人”,把云南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綠色優勢,與民營企業的資金、技術、管理、市場渠道有效嫁接。去年,有近400萬人次到云南旅居,可以說,“旅居云南”的新生活、新風尚,就是民營經濟創造的。
這些年,云南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堅持抓項目、育產業、幫企業,連續13個季度調度推進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產業快速成長、總產值達2500億;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從2019年的26.7%提升至52.1%,首次突破50%,促進了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
打造融資平臺 解決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
數據統計,目前云南從事文旅、花卉、茶咖、蔬果等高原特色農產品以及電商、物流和正在引進的新能源、綠電等領域的企業大多為民營企業,他們正成為云南經濟活力的中堅力量。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于服務企業、解決難題。云南各地各部門站在民營企業角度想問題、辦事情,落實惠企強企政策,當好企業發展的堅強后盾。
每年歲末年初,是云南鮮花生產銷售旺季,也是花企資金需求最迫切的時候。云南金融機構推出“鮮花貸”等產品,緩解企業燃眉之急。然而,到底誰需要錢,誰能貸出錢,能貸多少錢?哪種最劃算?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一直是貸款難題的核心。
2023年7月,云南率先完成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整合,匯集40個部門300多類數據資源,金融機構可快速評估企業信用,企業則能“一鍵申請”,快速融資。截至3月19日,除外資銀行外,云南省241家金融機構全部入駐融信服平臺,發布金融產品997項,注冊企業136.1萬家,銀行授信金額達3518.8億元,惠及企業22.8萬家,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占99.1%。
主動服務精準紓困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為優化營商環境,云南創新開展“廳局長坐診接訴”活動,面對面助企紓困。
江蘇迪歐服飾有限公司在德宏瑞麗投資建廠時,因找不到標準廠房而犯難。通過“問診”,從實地考察到工廠投產僅用5個月。
德宏州政府針對企業訴求,加快廠房建設。截至2024年12月,園區累計建成廠房105萬平方米,在建和擬建廠房108.6萬平方米,預計可滿足100余家企業需求。
云南以“坐診接訴”為核心,完善政企溝通機制。農業科技企業反映設施農業用地問題后,省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迅速研究政策;國際物流企業提出磨憨口岸通關效率問題后,昆明海關上線電子簽章系統,提升通關效率。截至目前,活動已舉辦8期,解決200多個問題。今年,云南升級“坐診接訴”為2.0版本,政務服務部門從“坐診”到“巡診”,主動走進企業“望聞問切”,精準化解發展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