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日,中國大陸罕見對臺發出多次嚴厲警告,從輿論上鋪天蓋地進行批判。同時,東部戰區在凌晨啟動演訓,組織海陸空火等兵力,在臺島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臺島,演練項目包括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聯合作戰實戰能力。轟-6掛彈出現,山東艦航母戰斗群進入戰位。又是熟悉的凌晨啟動、無預警、無代號、圍臺演習,說明這種無預警演訓已經常態化了。
這場大規模常態化演訓還在繼續,第二天東部戰區宣布,在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海峽雷霆-2025A”演練。相較于第一天的演訓,這次的演習屬于專門針對臺島中部、南部的專項行動,而且這次演練的內容信息量也很大,包括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并實施了遠火實彈射擊演練,對重要港口、能源設施等模擬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斷網斷電、港口封鎖是基本操作,把“打擊能源”提升到“打擊港口”,同等級的重視程度,這下他們不能再裝聽不懂了,臺島的能源等大宗商品都靠進口船運,尤其是天然氣全靠進口,天然氣存儲是需要設施的。之前有數據顯示,2025年島上的天然氣安全存量天數是11天,儲存設施頂多儲備20天,而且設施幾乎都在臺島靠大陸一側,一炸完對面直接能源危機,斷網斷電斷氣一條龍服務。
這就讓人想到了俄烏沖突中俄羅斯的教訓,像俄羅斯那樣打打停停,還留給烏克蘭一些能源設施的打法,就是不對的,應該在第一輪行動就迅速癱瘓敵方所有基礎設施、切斷所有能源供。所以我們在火力準備的時候,就把重要能源設施納入到第一輪打擊目標里,比俄軍都腦干哈爾科夫崩了才開始炸電廠要好不多了。俄羅斯沒能這么做原因很多,難道是因為普京他善嗎?國際觀瞻、彈藥不夠,或者占了之后自己還要用,考慮的太多限制就多了,猶猶豫豫到時候還是自己栽跟頭。
俄羅斯在俄烏沖突最大的教訓就是,沒有一開始就用雷霆手段打擊,甚至在打入基輔的時候去談判,然后折返跑,坦克在馬路上還看紅綠燈。中國有句話是這么說的,雷霆手段方顯菩薩心腸。以前我們的一個最大心結是,怕解放軍面對同胞會手軟,對敵人手軟就會將自身安危置于危險,現在放心了。要么不打,要打就得毫不留情,務求迅速制勝,不給偽軍任何無謂抵抗的空間。只要大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那么事態就會向著下一個階段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