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京市城管局
AI智能探頭自動識別,無人督導也能正確投放廚余垃圾;
獨立IC卡“一戶一檔”,精準稱重匯總數據,提高垃圾投放效率……
3月13日,鼓樓區湖南路街道獅子橋商業街智能垃圾分類體驗中心正式啟動,為商戶提供了更便捷的垃圾分類體驗,廚余垃圾收運實現進一步智能升級。
走進垃圾分類體驗中心,只見一個個垃圾桶擺放整齊、區分清晰,空間干凈整潔,沒有異味,令人眼前一亮。“以往我們處理垃圾都比較麻煩,也缺乏管理,費時費力。現在只需要在體驗中心進行簡單便捷的觸控操作就能智能投放垃圾,更方便、更規范了!”沿街商戶點贊道。
獅子橋商業街全長300多米,北接湖南路南至云南北路,是湖南路商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商鋪林立,人員流動密集,每日產生的垃圾量龐大。為此,鼓樓區城管局積極探索創新模式,改造完成了商業街垃圾分類體驗中心。中心搭載行業領先的物聯網技術矩陣,集成智能感知系統、智慧管理平臺、數據驅動優化、生態保障措施等核心模塊。通過劃分管理區、稱重區、投放區、清洗區等功能區域,有效提升垃圾分類效率。同時,安裝智能開蓋、稱重、除臭、清洗清毒等設施,實現垃圾分類全過程智能化一體化管理。
根據商戶廚余垃圾的投放習慣,湖南路街道城管執法中隊設計了換桶式和并桶式兩種投放方式。
01
換桶式
換桶式投放廚余垃圾的商戶的垃圾桶桶蓋上印有對應商戶的英文字母,桶身裝有RFID芯片,商戶將裝滿的垃圾桶放至地秤上,芯片朝向墻壁上識別器,打開桶蓋,點擊控制臺上‘投放’按鈕,待自動識別稱重后,將桶放至廚余垃圾中轉區,最后在備桶區領取干凈的標有對應商戶字母的桶帶回店內繼續使用。
02
并桶式
并桶式投放廚余垃圾的商戶將自家產生的廚余垃圾用容器裝好后放至地秤上,對準AI智能探頭,在控制臺上點擊‘投放’按鈕,使用小程序內的商戶二維碼或每家商戶獨立的IC卡在控制臺上的識別口進行識別,語音提示稱重完成后,將廚余垃圾倒入桶蓋上標有字母‘S’的廚余垃圾桶內,即完成并桶式投放。
通過監控設備和AI識別探頭,一旦發現不規范的投放行為,執法人員將進行上門教育和勸導。同時,設立垃圾分類紅黑榜,對積極參與且認真執行的商家予以表彰,對表現不佳的商家進行曝光并督促改進,切實落實常態長效機制。此外,垃圾分類體驗中心還為市民提供參觀體驗,提升市民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和參與度。
南京市城管局環衛處一級主任科員馮唐競表示,這一舉措不僅是鼓樓區的亮點工程,更是全市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城市精細化治理的生動縮影。目前,全市范圍內共打造完成8個沿街垃圾分類收集點項目。未來,將以這些項目試點為契機,總結智能化、便民化經驗,推動更多區域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分類場景。
中環網聲明
1、凡標明“原創”或來源注明“環衛科技網”的文章,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2、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系:131 0541 5928(同微信)
4、本作品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熱線:0531-8260 73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