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上發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有:第一件事: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針對美防長近日談及中美關系時稱“將為戰爭做好準備”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表示,美方官員的有關言論,蓄意煽動意識形態對抗,鼓噪中國威脅。中方奉勸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權邏輯鏡像中國,不要用過時的冷戰思維看待中美關系,不要以戰略競爭為名,行對華遏制、打壓之實。
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中方反對“臺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任何人都不要低估和誤判。正所謂“拿著錘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釘子”。中方奉勸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權邏輯鏡像中國,不要用過時的冷戰思維看待中美關系,不要以戰略競爭為名行對華遏制打壓之實,停止以任何方式縱容、支持“臺獨”分裂活動,停止渲染“中國威脅”,以實際行動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特朗普(資料圖)
第二件事:據財聯社報道,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在聯邦公報上刊發兩份文件,將50余家中國科技企業和機構納入所謂的“實體清單”。 “實體清單”是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制定的貿易黑名單,列入該名單的企業,需要獲得美商務部單獨許可,才能購買美國受管制的技術或貨物。在其中的一份文件中,美國商務部將一系列與中國AI大模型開發、服務器以及超級計算機產業的12家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我們始終認為,大國競爭不符合時代潮流,更解決不了美國自身的問題和世界面臨的挑戰。中美關系中存在一些競爭因素,但不能以競爭定義、讓競爭主導整個中美關系。中方不回避競爭,也不懼怕競爭,但競爭應該是良性、健康的,而非零和博弈、贏者通吃,更不是無底線打壓對方、惡意對抗。
特朗普(資料圖)
第三件事: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賴清德在所謂“國安高層會議”會后的講話持續引發島內各界批評。輿論指出,賴清德將中國臺灣地區推向“準戒嚴”狀態,不斷加劇內部撕裂,推升臺海緊張局勢。賴清德在講話中再度宣揚兩岸“互不隸屬”的分裂謬論,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并拋出所謂“因應五方面威脅”的“17項策略”,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清查民眾申請大陸身份證件情況等。
東部戰區組織陸海空火等兵力位臺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這次演訓體現了中國大陸方面怎樣的決心意志和能力?國防大學教授表示,這次聯演,體現了解放軍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一方面,聯演體現了我們的堅定意志。只要“臺獨”分裂勢力挑釁一次,解放軍就進取一步;“臺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勾連得越緊,我們封鎖臺灣的鏈條就會拉得越緊。另一方面,聯演體現了我們的強大能力。
風景(資料圖)
當前,臺海局勢總體平穩,但也面臨嚴峻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臺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擾破壞。“臺獨”勢力是臺海穩定的麻煩制造者、最大破壞者。要想維護臺海和平,就必須堅決反對“臺獨”。一些國家口口聲聲呼吁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私底下卻加緊給“臺獨”分裂分子運送武器裝備,這種行徑只會推高沖突對抗風險,嚴重威脅臺海以及地區和平穩定。對于外部勢力干擾破壞,中國不會聽之任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