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開陽縣毛云鄉去年初冬種下的油菜也迎來了盛放。油菜花在和煦的春日里隨風搖曳,層層疊疊的起伏好似浪花,花蕊的“歡呼雀躍”勾勒出一片金色的海。
作為開陽縣毛云鄉油菜冬種示范鄉,該鄉一共在高標準農田和其他農田中種下8000余畝冬油菜,以“糧油小鎮”為錨,“農旅融合”為槳,實現“冬種綠”向“春收金”美麗蝶變,鋪展出一幅“花開富農,景美業興”的鄉村圖景。
夕陽下的油菜花海。
該鄉發揮“三聯三包”責任制優勢,組建農技指導隊實地開展技術指導,從油菜種植的選種、整地、播種、施肥、間苗、越冬、追肥、病害防治、適時收獲等環節開展全方位指導。同時實施“統防統治”策略,利用飛防無人機適時噴灑藥物預防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殺蟲也同步進行。在科學技術全環節多維度的綜合干預下,全鄉油菜的生長節律相似,達到了同時播種、同時抽薹、同時開花、同時結實的效果。
“我們的冬油菜選用抗逆性強的‘黔油32’和‘慶油3號’,加上多年的栽種經驗和全程技術跟蹤賦予了盛花豐產的潛能,如你所見,田里的油菜開得茁壯又密實。”農業中心負責人楊波指著花海介紹。
“我是經過高速時看見的油菜花,以前只知道毛云的大米好吃,沒想到還有這一片油菜花海。和我去賞花過的其他地方相比,這里沒有那么多游客,氣候也更涼爽一些,除了油菜花外,還有山間點綴的桃花和梨花,我很喜歡。”游客小姚女士說道。
下一步,開陽縣毛云鄉將錨定“糧油小鎮”發展戰略,以“農旅融合”破題,配合打造一批適宜賞花和游玩的打卡點,將傳統村落、云頂山公園、十萬溪和油菜花海等具有本地特色的風物串聯在一起,提供好優質服務,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圖/文 于濤、趙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