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設備是指用于制造半導體芯片(集成電路)的各種設備和工具,是半導體產業的先導、基礎產業,主要包括光刻機、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真空鍍膜設備、清洗設備、離子注入設備、涂膠顯影設備、CMP設備、熱處理設備等。
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數據,去年半導體設備市場總規模投資達到1090億美元,其中前道設備投資占比高達90%。預計今年將再創新高,同比增長16%至超過1270億美元。
CINNO ? IC Research統計了2024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商TOP10,合計半導體業務營收同比增長約10%,超過1100億美元。沒有“新面孔”出現,日本企業占據4席,美國3家,荷蘭2家,中國1家。
排名6-10位的依次是北方華創(NAURA)、日本迪恩士(Screen,全球領先的晶圓切割設備商)、日本愛德萬(Advantest,全球知名的測試設備制造廠商)、荷蘭ASM國際(ASMI,主要提供半導體前道用沉積設備)、日本迪斯科(Disco,全球領先的晶圓切割設備商)。
北方華創2023年首次進入前十,2024年排名上升兩位至第六。這家中國半導體設備龍頭,主要生產刻蝕、沉積、清洗等主要半導體制造設備。去年預計實現營收276億-317.80億元,同比增長25.00%-43.93%。凈利潤51.7億-59.5億元,同比增長32.60%至52.60%。
電容耦合等離子體刻蝕設備(CCP)、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設備(PECVD)、原子層沉積立式爐、堆疊式清洗機等多款新產品,進入客戶生產線并實現批量銷售。
北方華創還在積極拓展半導體制造裝備版圖,在上海國際半導體展覽會(SEMICON China 2025)上,發布了首款離子注入機Sirius MC 313,正式進軍離子注入設備市場。同時推出首款12英寸電鍍設備(ECP)——Ausip T830。據悉,這款設備專為硅通孔(TSV)銅填充設計,突破30多項關鍵技術,主要應用于2.5D/3D先進封裝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可控進程明顯加速,國產替代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主線。除了北方華創,中國還涌現出中微公司、盛美上海、至純科技、長川科技、富創精密、芯源微等相關上市企業。
前五名沒有發生變化,半導體業務營收合計近900億美元,約占比TOP10的85%。荷蘭阿斯麥(ASML)、美國應用材料(AMAT,被譽為“半導體設備超市”)、美國泛林(LAM,主營半導體制造用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以及清洗等設備)、日本東京電子(TEL,主要生產涂膠顯像設備、熱處理設備、干法刻蝕設備、化學氣相沉積設備、濕法清洗設備及測試設備)、美國科磊(KLA,半導體工藝制程檢測量測設備龍頭)。
公開資料顯示:阿斯麥是由飛利浦與ASM(先進半導體材料公司)于1984年合資成立的,總部設在荷蘭埃因霍溫市。作為全球第一大光刻機設備商,同時也是全球唯一可提供7nm及以下先進制程的EUV光刻機設備商,專門向臺積電、三星、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商提供產品。
去年,阿斯麥實現營收282.6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55億元),同比增長2.5%,創下歷史新高;凈利潤為75.72億歐元,同比下滑3.4%;毛利率高達51.3%,同比持平。其中,中國大陸是其第一大市場,貢獻了超過40%的收入(101.95億歐元)。
按照光源類型,光刻機分為I-line光刻機、KrF光刻機、ArF光刻機(常被稱為DUV光刻機)、ArFi光刻機(即ArF浸沒式光刻機)、EUV光刻機。阿斯麥去年一共賣出418臺光刻機,包括44臺EUV光刻機、374臺DUV光刻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