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聚焦高額彩禮、人情攀比、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實施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八項行動”,通過選樹“低、零彩禮”示范戶、開展“沾泥土”的移風易俗宣講、發放惠農補貼、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等具體舉措,推動文明鄉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自2024年5月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寧夏利通區的“低彩禮”“零彩禮”示范家庭共有203戶,占同期新婚家庭總數的55%,彩禮金額較治理前年度平均值下降2.4萬元,文明新風已逐漸成為鄉村振興的亮麗底色。
利通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創新構建“1233”治理工作體系,組織發動黨員干部對1.2萬余名適齡青年實現“線上+線下”宣傳全覆蓋,通過重點村包抓、干部聯戶等機制累計選樹135戶“零彩禮”“低彩禮”示范家庭,其中7個重點監測村彩禮均值較治理前下降4萬元。建立黨員干部婚嫁事宜備案登記、高額彩禮線索核查等制度,累計報備132人次,形成黨組織牽頭、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共治格局。
利通區打造“區、鄉、村”三級宣講矩陣,以600余場宣講活動為載體,組建含政法骨干、法律明白人、先進典型在內的“金花之聲”宣講隊,開展30場移風易俗主題巡回宣講。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開設專欄,播報典型事跡80余條,拍攝專題短視頻10部,推出《黃河金岸踐新風》等新媒體作品全網傳播。通過選樹200戶“好婆婆”“好媳婦”、60戶“零低彩禮”家庭典型,構建起“身邊人講新風尚”的浸潤式教育場景。
與此同時,利通區完善一約三會制度體系,行政村將抵制高額彩禮等重要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對積分制、“紅黑榜”中先進帶頭人員給予表揚和獎勵。重組紅白理事會,吸納鄉賢,發揮“塞上楓橋”工作作用,開展以案釋法等法治宣教活動140余場次、征集群眾關于彩禮類糾紛法律咨詢需求30余條,排查化解婚戀家庭類糾紛220余起。舉辦2場集體頒證儀式頒發65本“零低彩禮”證書,形成“自治定規矩、法治劃底線、德治樹導向”的治理閉環。
利通區實施“惠農增收+移風易俗”雙輪驅動,統籌發放惠農補貼4000余萬元,投入567萬元發展953戶庭院經濟。開展20場就業技能培訓覆蓋500人,安置公益性崗位360個,幫扶車間帶動200人就業,發放務工補貼885萬元。全區脫貧人口穩定就業4113人,達到120.97%,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23601元,為培育文明新風奠定物質基礎。
此外,利通區構建“共青團+婦聯”協同機制,組織150場青年宣講,創新“青春有約·CP出圈計劃”青年交友聯誼品牌,開展12期活動服務304余青年。實施困境婦女關愛行動,發放救助金72萬元、10萬元惠及770人,形成“青年倡新風、巾幗樹榜樣”的生動局面。
下一步,寧夏利通區將深入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八項行動”,計劃到2027年全面建成“法規完善、群眾自覺”的婚俗治理體系,著力打造新時代鄉村文明新風尚,推動文明新風在利通鄉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來源:利通區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