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雙休這么一個制度的推行,目前面臨著多重的矛盾。
但就這件事情的推行來看,教育廳的統統籌協調和政策的執行力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本上是決定性的。
根據國家的《教育強國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及教育部等九部門的文件,全國普通高中開始全面實行周末雙休制度。
這一政策如今在河南、安徽等地已經初步落實,要求學校不組織補課,并且通過家校協作來指導學生規劃周末時間。
這一政策有地方推動,有的不推動,原因就在教育廳的統籌協調和政策執行不到位。
既然高考都是全省統一排名,全省統一錄取,那么設立一個標準就全省統一就得了唄。
要么都補課,要么都不補;要么就雙休,要么都不雙休,然后無論哪一項政策,只要做好檢查力度,這件事情不就很容易解決了?
教育廳需要破除政策執行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必須要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實施細則。國家給了一個大的方面指導,具體到各地實施還需要結合當地實際。
積極推動新高考改革,目前單一的高考分數評價體系是家長焦慮的根源,要想全面推動高中雙休,必須在高考改革上進行改革。讓家長、學校以及社會上都認識到,當前的高考不是壓榨學習時間就能成功的。
教育廳要充分認識到各地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需要協調教育資源的分配,盡可能的讓各地的高中都能享有同樣的教育資源。
國家已明確對違規學校處罰強硬態度,但地方教育廳還需要加強監管,比如設立舉報渠道、定期巡查等等,并且一經發現要及時向社會通報,創造出明朗的,清朗的教育生態空間。
如果教育廳再不出手,高中雙休很快就會淪為一片一地雞毛。
首先,執行性比較差的部分學校以變通的方式來規避政策,加劇教育的不公。
比如說10+2+2的模式,比如說學生自愿返校等等。
如果這種模式不加以處理,最后的結果就會回到以前,甚至比以前更嚴重。
其次,教育廳再不發話,家長的焦慮會逐漸蔓延。
缺乏統一的執行標準導致囚徒困境劇場效應,校外培訓市場可能會更加無序擴張。
這些后續所帶來的問題,可能比當前不執行雙休更難處理。
再次,學生群體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之前的學生群體因為時間的壓榨出現抑郁癥狀等等,如今在強大的輿論影響之下,別的地方都雙休,只有本地不雙休,學生群體很有可能會出現報復性事件。
所以綜合各種因素,教育廳領導需要出臺文件,出臺政策來安撫民心。如果再不發話,高中雙休基本就要涼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