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現(xiàn)場’的魔力在于,它放大了戲劇的呼吸。”這是觀眾在社交媒體上留給《蘇堤春曉》的心聲——4月2日晚,國家話劇院原創(chuàng)話劇《蘇堤春曉》完成了首演以來的第30場演出,也以全國13城同享的“第二現(xiàn)場”演播為成都站“省親”演出收官,更締造了一次跨越地理限制的藝術(shù)共振。
距離太遠、熱劇難搶、好戲難得……這些都曾經(jīng)是觀眾走進劇場看戲的門檻。當(dāng)《蘇堤春曉》“第二現(xiàn)場”演播的消息一經(jīng)發(fā)布,便有觀眾火速在線上下單,為自己“彌補之前沒搶到票的遺憾”。4月2日晚,不同城市的觀眾走進劇院,選擇用“一張電影票的價格”,來感受一場戲劇演播,體驗舞臺藝術(shù)的魅力通過鏡頭語言傳遞出來。通過“多機位、多景別、多角度”的影視化拍攝手段,4K級超清畫質(zhì)呈現(xiàn),“第二現(xiàn)場”將舞臺上易被忽略的微表情、服裝紋理乃至燈光塵埃悉數(shù)呈現(xiàn),有觀眾甚至感慨:“辛柏青老師的眼里一直泛著淚花”。
據(jù)悉,此次蓉城演出,從三場售罄到加演二場仍一票難求,6000名觀眾用謝幕時閃爍的星光中齊聲誦讀千古名句“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畫面,愛戴著蘇東坡和北宋各色人物。國家話劇院院長,話劇《蘇堤春曉》編劇、導(dǎo)演田沁鑫則動情表示:昨晚,《蘇堤春曉》成都五場演出完滿收官,帶著極大的不舍,劇組今日返京。昨晚劇場中觀眾在謝幕時集體喊著“一蓑煙雨任平生!”四川人對蘇軾的愛意可見一斑。老人家的那份達觀思想,影響后世,影響看戲和演戲的人。壯觀北宋審美和歷史卓越人物,千古風(fēng)流,千里共賞,感謝十幾座城市看戲的觀眾。話不用多說,愛在心里,蘇堤春曉劇組,懷著對蘇大人的大愛之心“不思量、自難忘”與蘇軾惜別、暫別!
舞臺上,三小時的中國式敘事浪漫讓蘇堤迷們不遠萬里,從北京拉著行李箱來成都“二刷”,而在北京的國話先鋒智慧劇場里,國家話劇院“第二現(xiàn)場”也以創(chuàng)新演播模式開啟了戲劇數(shù)字化消費新場景。正如觀眾所言:“我們以為在看一場戲劇的演播,實則參與了舞臺藝術(shù)的數(shù)字化演進過程。”此次,《蘇堤春曉》的全國共享已不僅是一場戲劇盛宴,更是一場文化自信與時代精神的雙向奔赴,臺上的歷史意識與現(xiàn)代氣韻借由科技的力量席卷全國,成為全民追捧的文化奇跡。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