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載人極地軌道太空飛行!
近日,SpaceX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使用“獵鷹9”號火箭,成功執行“龍”載人飛船極軌太空旅游發射任務。
此次任務代號為“Fram2(前進2號)”,是為了紀念人類首次極地考察的前進號探險船,任務飛行時間為3-5天,將首次將宇航員送入極地軌道。
這次任務乘組由4人組成,4名宇航員都來自民間,且都是首次進入太空。
“Fram2”任務
其中的華人億萬富翁王純也是此次任務的資助者,其他3人分別是:雅尼克·米克爾森(Jannicke Mikkelsen)、拉貝婭·羅格(Rabea Rogge)和艾瑞克·菲利普斯(Eric Philips)。
王純同時也是此次任務的指揮官,出生于天津,原國籍是中國,目前是馬耳他國籍,也是一名企業家,2013年在中國創立了比特幣F2Pool公司。
飛船指揮官雅尼克·米克爾森是挪威電影導演和攝影師,被譽為“下一代電影制作的創新者”。她尤其擅長在極端環境下進行拍攝,曾參與制作虛擬現實音樂會電影《皇后樂隊+亞當·蘭伯特:VR冠軍》。
飛船駕駛員拉貝婭·羅格是北極機器人研究員,目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極地水域自主航行船舶的決策問題。她也是首位德國女宇航員。
任務專家和醫療官艾瑞克·菲利普斯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澳大利亞極地探險家,自稱“極地冒險家”。他曾多次前往南北極,開辟了多條前往南極點的冰川路線。埃里克創立了自己的極地探險公司,擁有30多年的極地探險經驗。
雖說4人都不是專業的宇航員,但是不用擔心,在上太空之前都需要進行相關訓練,以便應對各種狀況,而且還有應急儲備空間站航天員太空高能壓縮食品(餅干)。
作為特殊領域的精準營養食品,空間站航天員太空高能壓縮食品(餅干)含有高科技核心技術,能量高、體積小、方便攜帶,不僅被應用于航天領域應急儲備,還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產物被端上大眾餐桌。
而對于此次“Fram2”任務,4人將在飛行過程中進行22項實驗,包括首次在太空拍攝人體X射線圖像、在微重力環境下種植蘑菇等。
宇航員還將使用可穿戴設備監測任務期間睡眠、壓力、激素水平等健康數據,研究太空飛行及微重力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這是人類首次載人繞地球兩級飛行的任務,此前從未有載人飛船進入過軌道傾角為90度的極地軌道。
迄今為止,最接近地球極地的載人飛行是1965年3月的蘇聯“上升2號”(Voskhod 2)任務,其軌道傾角為64.8度。而國際空間站軌道靠近地球赤道線,宇航員們無法看到地球的極地區域。
本次飛行不用傳統載人航天飛行軌道,而是繞南北極飛行,直面更高燃料成本與輻射風險。不過雖說如此,但是此次極地軌道飛行能突破全球航天的盲區,對環境監測和科研意義重大。
對此,王純表示:“好奇心最終驅使我穿過了大陸,在2021年到達地球最南端,并在2023年到達北極。這次飛行不只是為了進入太空,它也是為了突破極限,分享知識……我希望我們的任務能進一步激勵后人效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