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首青藏高原“雅拉索”,飄忽在祥和的廣場上,就像鬧鐘一般,準時叫醒睡夢中的打工人。面對活力滿滿、精神充沛的老年人,周圍的居民卻只能無奈的默默承受。
近日,重慶八中的老師們正為學校的教育環境感到焦頭爛額。原本安靜祥和的校園環境,竟成了大爺大媽們載歌載舞的失樂園。面對毫不理會的大爺大媽,老師們簡直都快被氣暈了。
無奈,學校只能請來了重慶630的節目組,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能改善當前孩子們的學校環境。
老師們稱,學校背后的小龍坎廣場從早到晚都是歌舞升平,各種高音喇叭發出此起彼伏的噪聲不斷。一名退休的老教師說,幾乎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9點40,廣場的噪音就沒間斷過,這讓他們苦不堪言。
賈老師是一名在教的高中老師,他告訴記者,為了防止噪音,他將家里的窗子都安裝了三層玻璃,但聲音的穿透力實在太強,根本無濟于事。
隨后,記者又采訪了一名高三學生的家長。為了照顧孩子,她租下了一間老式教師宿舍。周日上午是學生唯一的休息時間,本來媽媽想為了讓孩子多睡會,但一到早上8點屋后的噪音就會吵醒孩子。家長稱,幾乎每天都有老年人在樓下跳舞、拍手、唱歌。
記者在現場隨即用分貝儀檢測,基本上都在60分貝以上。為了了解詳情,記者前往了小龍坎廣場進行實地調查。好家伙,一個小小的公園,里面居然有唱歌、跳舞、朗誦。
跳舞的還控制的比較好,唯獨唱歌的老年人將音響喇叭開的特別大。當記者問道為什么要將聲音開得很大時,幾個老人卻以耳朵背為由,相互推諉。
采訪中,周邊的市民都紛紛提出意見,他們說廣場上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光是喇叭都有十幾處,真是讓人不堪其擾。對于目前這種情況,他們已向多個部門反映了。但幾年下來,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制造噪聲的隊伍也是越來越多,聲音也是越來越大。
居民們說,已經有很多地方出臺了噪聲管控和活動時間管控的相關辦法,來解決廣場和公園的噪音問題。廣大群眾也希望當地城管和街道管理部門能拿出一個切實可靠的方案,既能保證這些老年人有活動的時間和場地,又不會給周邊居民帶來影響。
對此,網友們也感同身受,紛紛議論:
“這些老年人就應該回歸崗位上班,他們中氣十足,比年輕人的精神都好,太適合上班了”
“老輩子70歲像打了雞血一樣,我20幾歲像打了雞瘟一樣”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將這些擾民的老年人停發退休金,城市立馬就會變得和諧”
“給那些聲音大的打招呼,再不聽就把退休金給斷了”
記者采訪的同時,沙區城市管理執法隊也設置了執法點,他們表示控制噪音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他們將把居民們的訴求都統一收集,逐級匯報。但目前一時半會還解決不了,可能要等多個部門進行協商后才能給出意見。
其實,全國到處都存在這種問題,老年人像打了雞血一樣,每天早出晚歸,不是上班而是為了玩。他們真的是將老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但可憐了周圍被噪聲困擾的人。希望國家能出臺相關政策,不影響老年人業余生活的同時又能控制噪聲。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