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凌晨4時,川普在白宮宣布,對全球所有一百多個貿易伙伴國征收“對等關稅”,最低10%起。他聲稱,“今天是美國的‘解放日’。”
在關稅名單上,越南列在第一隊列,被征收46%重稅,中國被征34%。
驚人消息傳來,中國所有將產能轉移到東南亞等地,意圖避開美國對華“關稅大棒”的出海企業,都面臨著當頭致命一擊。
在這些出海企業里,快時尚電商Shein可能是最為觸目的案例。
早幾天,日媒記者再次到訪廣州番禺的Shein村,在“一步十三廠”的錯綜街道兩旁看到了簡陋的廠房、老舊的縫紉機和大量年長的工人。老板們向記者吐槽:“交貨期太緊,幾乎賺不到錢”,每個訂單只有100件,三四個熟練工踩起縫紉機幾小時就能完成,但利潤每件僅為0.2~0.3元,偶有失誤還會被罰款。記者形容,“這里的時間好像停留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
工廠老板說,現在的裁縫工都是四十歲到六十歲的人,“年輕人不會進入這種不賺錢的行業”。他們告訴記者,那些頭部供應商正在將生產線轉移到越南,但小微企業沒錢沒實力,實在沒辦法轉移,Shein給了他們“致命一擊”。在附近的工業園區內,不少與Shein合作了幾年的供應商們正在猶豫。一位老板說,有同行已經著手把生產線搬去越南,而他自己也多次被要求去越南設廠,每天的訂單量被削減了接近50%。
距離廣州一千公里外的胡志明市,一些新建的制衣廠已經貼出了招工廣告:“高薪誠聘縫紉工,有Shein供應鏈經驗者優先。”2月19日,Shein的招聘官網以英文顯示在胡志明市招聘高級信息技術專家,主要負責招募當地業務人才。據報道,Shein承諾給予30%的價格溢價和優先訂單分配權,還提供建廠補貼、技術培訓等支持,以鼓勵中國供應商赴越南設廠。
目前,Shein在越南的隆安省(Long An)建起700畝的倉儲中心,在胡志明市有廠房,在頭頓市(Vung Tau)籌建大型工廠。來自中國的紡織面料將通過隆安省的倉庫轉運給工廠,縫制成衣,出口美國。新華社甚至指出,希音已將30%產能轉移至越南。
讓一些中國頭部供應商不惜“拋家棄業”,跑到鄰國去再砸巨資重新開始,除了Shein的補貼,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越南的低工資。
圈內一直流傳著,越南人的工資是中國大陸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一。但這只是江湖傳說,與事實不符。根據越南勞工部規定,2024年當地第一地區最低工資為每月4,960,000越南盾(196美元),約合人民幣1400元,與廣東最低工資2300元只差了千元左右,比中國很多二三線城市也就差了幾百塊錢。根據工貿部的報告,越南紡織服裝工人平均每月工資為300美元,但業內人士透露,他們不加班的月薪人民幣已有人民幣3000元左右。與之相比,數名接受媒體采訪的廣州番禺制衣女工均表示,她們的月薪多在四五千元左右。換言之,越南一般服裝工人的工資水平已達廣州同行的60%。
亞洲生產力組織的報告顯示,越南工人生產力在亞太地區是極低的,每小時勞動產出僅為6.4美元,不到泰國14.8美元的一半,僅為新加坡68.5美元的十分之一。根據統計門戶網站Statista的數據,2024年中國制造業工人每小時勞動產出為16.1美元,是越南的2.5倍。換言之,越南制衣工拿著中國工人60%的工資,干出來的也就差不多是三分一的活。
“越南人從來不肯努力干活”,自從外資進入這個東南亞國家之后,類似的質疑聲音就從沒斷過。越南白領上班就摸魚、聊天、喝咖啡,越南工人懶散、效率低下,中午在廠房地板上倒頭便睡……很多外資老板都這樣吐槽。“越南人似乎太熱愛生活了”,有業內人士稱,“那邊普遍習慣都是掙夠了今天的錢就不再工作了,呼朋引類喝酒娛樂。”他們的管理人員即使上班時間也會在外面吃飯喝茶,他們有十幾二十年工齡的熟練技術工,效率也不過是中國新手工人的70%。因此,在國內生產的產品可以輕松超過95%的良率,在越南卻連達到90%都很難。
此外,越南工會的話語權很高,工人罷工只要不超過五天,政府是不會干涉的,企業也無權就此開除員工。如果企業要求加班,越南員工經常會因此而進行短期罷工,長期在越投資的臺商就不勝其擾。
近年曾赴越南考察多次的制衣廠老板曾春(化名)透露,越南北部地區的人力成本與廣州已經相差無幾。他在河內請了兩名懂英文和中文的白領員工,月薪已高達5000~7000元。據他在一些熟悉的鞋廠和成衣工廠了解得知,若加上各種類型的福利津貼和加班費,越南工人的普遍工資水平已相當于中國的90%。
越南工人的流動性比國內高得多,很少有愿意在一個工廠里干滿一年的員工。而工序比較復雜的制造業,如果工人呆不久,就難以真正熟悉生產流程,造成生產效率低下。
他說,在越南北寧省、興安省等工業區,廠房租金每平方米超過35~40元人民幣。與之相比,靠近深圳的東莞附近每平方米租金才20~30元人民幣,中山、惠州一帶每平米廠房租金才十幾元。越南河內市廠房售價每平米已達1100元人民幣,胡志明市的廠房售價每平米甚至超過了1300元人民幣,比深圳還貴一倍。越南的寫字樓租金同樣不低,即使在越南非核心的商圈,月租也高達13~15美金/平米(約合100-110元人民幣)。而廣州天河的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也不超過每平方米130元。
越南的發電能力不足,電網老舊,電力調配效率差,遠跟不上制造業的迅猛發展。曾春就親身經歷了前年越南的多輪“用電荒”,居民區烏天黑地,工業園區輪流拉閘停電,所有工廠生產被迫中斷。去年越南政府為防事件重演,連富士康、三星等龍頭企業都被迫承諾減少用電30%,服裝業受到的影響就更不必說了。目睹了種種問題,他和幾名供應商最終決定,不會跟著Shein去越南投資設廠。
Shein最初創辦于南京,后來將總部和團隊集體遷到廣州。原因是廣州存在著非常成熟的供應鏈和生產廠家:面料就從中大批發市場拿,加工就在康樂村、白云區和番禺。所謂“小單快反”,幾小時到幾天內快速完成訂單,這原來也是康樂村小制衣廠老板們發明的模式。而越南根本不存在這樣的產業底蘊。越南迄今還難以織造出高端面料,必須從中國進口。從電荒問題,即可得知越南的基建和配套設施與珠三角不可同日而語,還停留在中國九十年代的制造業起步階段。最重要的是,正如越南工貿部長所言,當地人的思想和習慣還停留在農業時代,與工業和都市化時代需求相距甚遠。依靠大批上班摸魚、拒絕加班、效率低下的工人,Shein企圖把“小單快反”的整套生產模式和鏈條復制到越南,曾春認為這是注定難以實現的。
據分析,Shein以補貼方式鼓勵中國供應商遷到越南,既是為了規避川普政府的“關稅大棒”,也是為了在上市前講好“全球化”的IPO故事。但現實擺在面前,Shein的估值已經從當初的過千億美金暴跌到300億美金,足以證明這個故事講得不好,意義不大。
而川普剛在今天凌晨宣布的“全球對等關稅計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10%起的關稅,將原本只打在中國頭上的“大棒”,敲在全球各個國家頭上。
這次,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征收34%關稅,對歐盟征收20%關稅,對日本、韓國、印度分別征收24%、25%和26%。對泰國征收36%,對越南的商品征收的關稅則高達46%,比中國還高12%。
早上看了新聞,曾春和幾位決定不去越南的同行長吁了一口氣。這證明他們是對的,而Shein的“轉進”越南戰略錯了,錯得徹徹底底。既然美國的關稅優惠不復存在,越南與珠三角相比就再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在那邊投資設廠就等同于”花錢買罪受”。”Shein還是把產能搬回廣州吧,這邊才是服裝業幾十年來的世界工廠,別讓工人和企業主‘揾食艱難’。”
作者:沈默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