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于 3 月 11 日回國時被捕,隨后被送往海牙,這一事件瞬間點燃菲律賓政壇的火藥桶,諸多謎團與爭議隨之而來。
馬科斯(資料圖)
杜特爾特家族與馬科斯家族的恩怨由來已久。在 2022 年選舉前,雙方曾有過短暫的合作。在伊梅?馬科斯的促成下,莎拉?杜特爾特與馬科斯達成合作協議,攜手參選并成功當選正副總統。彼時,外界認為這是一場 “天作之合”,杜特爾特家族在南部棉蘭老島根基深厚,馬科斯家族則在北部北伊羅戈斯省影響力巨大,二者聯手看似能整合菲律賓南北政治勢力 。
然而,當選后雙方矛盾迅速激化。馬科斯迅速任命自己的表弟馬丁?羅穆亞爾德斯擔任關鍵職位,罷免與莎拉關系密切的阿羅約,這一行為引發莎拉強烈不滿,她公開攻擊馬科斯的盟友,辭去相關政黨職務,兩大家族矛盾就此公開化。
馬科斯(資料圖)
在執政理念上,二者分歧明顯。杜特爾特在任時推行鐵腕禁毒政策,賦予警方特殊執法權,強力打擊毒品犯罪;馬科斯家族的執政理念則更為溫和,側重維護傳統政治秩序,雙方在經濟發展策略等方面也存在差異,這使得雙方在政策推行與權力行使上難以達成一致。權力分配不均更是加劇了矛盾,選舉結束后,杜特爾特陣營要求馬科斯分配內閣一半席位給盟友,這一要求未得到滿足,莎拉被剝奪國防部長職位,改任權力較小的教育部長,后續在眾議院議長等關鍵職位任命上,馬科斯家族的決策也引發杜特爾特家族強烈不滿。
此次杜特爾特被捕,圍繞國際刑警組織通緝令的爭議不斷。有消息稱所謂的通緝令可能是偽造。國際刑警組織的 “擴散通報” 與 “紅色通緝令” 有明顯區別,前者只是信息共享,并非具有強制執行力的逮捕令。菲律賓警方依據的這份通緝令是否合規存疑。若通緝令真為偽造,那么馬科斯政府推動此次逮捕行動的合法性將受到嚴重質疑,這背后的政治操作痕跡不言而喻。
馬科斯政府內部也出現了分裂跡象,伊梅?馬科斯的態度轉變尤為引人注目。伊梅曾積極促成莎拉與馬科斯的合作,堪稱二者合作的關鍵人物。但如今,伊梅對杜特爾特被捕事件表達了質疑,她的立場轉變或許源于對馬科斯政府一系列行動的不滿,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馬科斯政府內部并非鐵板一塊。伊梅作為馬科斯最親近的人之一,她的背叛對馬科斯政府權威無疑是一次沉重打擊,也讓菲律賓政壇局勢變得更加復雜
馬科斯(資料圖)
菲律賓民眾的態度也值得關注。杜特爾特在任期間推行禁毒運動,深受民眾愛戴,其卸任前支持率極高。此次他被捕,引發眾多民眾抗議。在杜特爾特被帶走時,不少軍人和警察為其 “送行”,甚至出現莎拉帶頭在機場沖擊和解救父親的混亂局面。杜特爾特被捕后,許多菲律賓軍人和警察部隊還出現退役辭職潮。此外,社交媒體上發起了為杜特爾特慶祝生日的活動,大量民眾參與,表達對他的支持,這都表明民眾對馬科斯政府此次行動并不認可。
杜特爾特也并非毫無還手之力。他的律師團正在積極為其辯護,首席辯護律師考夫曼表示有信心進行有力辯護,相信杜特爾特可被判無罪。莎拉目前留在海牙,全力為父親組建辯護團隊。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政壇經營多年,根基深厚,他們在政治上仍有布局,不會輕易認輸。
菲律賓政治局勢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即將到來的國會中期選舉將是兩大政治家族博弈的重要戰場。馬科斯政府需要應對內部的分裂與民眾的不滿,穩固自身執政地位;杜特爾特家族則希望借此次事件,在中期選舉中爭取更多支持,為杜特爾特重獲自由創造條件。若杜特爾特最終重獲自由,菲律賓政壇必將迎來新一輪的權力洗牌 。這場圍繞通緝令與政治人物命運的紛爭,遠未到落幕之時,其走向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