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現任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總統費利克斯·齊塞克迪曾在今年2月致信特朗普,希望在平定反政府武裝“M23運動”的過程中獲得美國的軍事支持。作為交換條件,齊塞克迪提議美國將獲得剛果(金)的關鍵礦產,這將“有助于美國在航空航天、汽車、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競爭力。”不過,作為交換條件,齊塞克迪要求特朗普簽署“正式的安全協議”,以幫助他的政府軍擊敗“M23運動”。
剛果(金)的一處礦山(資料圖)
齊塞克迪口中的“M23運動”,源于一支上世紀90年代起就已在剛果(金)東部廣泛活躍的反政府武裝。它們或得到了盧旺達等外部國家的支持,專門和剛果(金)政府作對。最近趁著剛果內亂之際,攻占了礦產重鎮—瓦利卡萊,讓首都金沙薩時時處于炮火的陰影下。說嚴重點,如果美國不出手,齊塞克迪政府隨時或被對手掀翻,但問題在于,剛果(金)的局勢異常復雜,并非是美國派出幾支部隊就能幫齊塞克迪穩住陣腳的。分析指出,剛果(金)早就爛透了,被貧困、腐敗、族群沖突滲透得體無完膚。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在尋求美國支持的同時,齊塞克迪正在與特朗普的盟友埃里克·普林斯(Erik Prince)談判。普林斯是美國私人軍事承包商黑水國際的創始人,多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談判成功,普林斯將幫助剛果(金)政府從采礦業務中征收稅款。普林斯尚未與剛果(金)方面簽署任何合同,但一名西方官員透露,他的代表上周造訪剛果(金)首都金沙薩,討論了如何確保該國獲得采礦收入。兩名剛果(金)官員稱,自上個月以來,談判一直由該國總統辦公室、財政部和盧本巴希礦業公司的代表負責。
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資料圖)
在能源資源方面,剛果(金)儲量豐富,目前,該國已探明的石油海上儲量約為3150.66萬桶,陸地儲量約為2000萬桶。與此同時,當地的天然氣總量也達到了300億立方米。考慮到特朗普最近對烏克蘭礦產垂涎三尺的舉動,剛果金開出的籌碼,確實有能力讓它蠢蠢欲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國際社會一致認為,一旦特朗普選擇支持了剛果(金)當局,那么剛果(金)內戰將朝著中美代理人戰爭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稀土成為美國政府的一個主要關注點,生產F-35戰斗機、無人機和核潛艇都需要這種材料。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正不斷尋找和打造新的稀土供應鏈,以減輕在關鍵戰略物資上對中國的依賴。2022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發布了一份包含50種關鍵礦產的清單,認為它們在美國的“國家安全、經濟、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基礎設施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美國政府稱,在這50種關鍵礦產中,美國至少有15種依賴進口,其70%的稀土進口來自中國。
特朗普(資料圖)
更令人警惕的是,這場“礦換安全”的交易,其實是美國在非洲新冷戰布局的一部分。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背景下,美國急需從中國主導的資源鏈中突圍,尤其在新能源和稀有金屬領域。剛果(金)正是切入點。而“反恐”“安全合作”“打擊叛亂”等熟悉的敘事,不過是美軍進入非洲、五角大樓染指資源的新包裝。這場交易還有更深的國際含義:它標志著美國正從過去依賴跨國公司和私人資本控制非洲資源的方式,轉向更直接的國家干預模式。
盡管剛果金政府迫切希望達成協議,但美國卻并不急于出手。他們深知,剛果金的處境會越來越糟糕,而局勢越惡化,美國就越能在談判中占據優勢。這是美國慣用的談判手法——讓對方陷入絕境,然后再趁機壓榨更多的利益。如今,美國正在等待剛果金做出更大的讓步,甚至可能要求剛果金政府直接交出部分礦區的控制權,而不僅僅是開采權。剛果金的這場危機,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然而,美國的軍事支持并非無條件的,他們更可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