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2時44分,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駛過程中發生嚴重交通事故。車輛在駛入施工修繕路段時,與高速路邊的水泥護欄發生嚴重碰撞導致車輛自燃,駕駛室前排落座的兩名女生當場身亡,后排的一名女生也因搶救不及時死亡。4月1日晚間,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文回應,無論發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承諾會積極配合調查。
根據小米提供給警方的信息,事發當晚,事發車輛小米SU7標準版自動輔助導航駕駛(NOA)被激活,車輛處于自動輔助駕駛狀態,車速為116千米每小時。NOA激活一分鐘后,小米汽車發出輕度分心報警。22時36分48秒——車輛發出輕度分心報警約8分鐘,NOA發出脫手預警提示“請手握方向盤”。進入施工修繕路段前,車輛檢測到路段前方有障礙物后,發出風險提示,請求減速并開始減速。一秒鐘后,NOA被接管,進入人駕狀態,方向盤先往左旋轉后再往右旋轉。22時44分26秒至28秒之間,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
隨后,車端Ecall觸發,確認事故發生并報警、呼叫120急救服務。事發一分鐘后,小米與車主取得聯系,確認非車主駕駛。22時47分15秒,調配120成功。晚上約23時許,120抵達事發現場。根據事發時間段,駕駛員從開始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到車輛撞上路邊水泥護欄爆燃,過程僅有1至3秒的時間。
對此,遇難者家屬表示,孩子當時開的是自駕模式,2秒鐘的反應時間不足以讓駕駛員立馬切換駕駛狀況。該家屬還表示,碰撞事故發生后,小米汽車一直沒有主動與遇難者家屬取得聯系,也沒有撥打慰問電話,僅僅是將車輛拉到北京做鑒定,并通過微博作出回應。目前,事故中的3名遇難者的家屬均在安徽料理后事,并等待事情的處理結果,希望小米汽車能夠給出一個合理說法。
目前事故的核心疑點在于,第一,從監測障礙到發生事故,只預留兩秒的人工接管時間,智駕的風險提示是否太晚?第二,車輛發生碰撞事故后為何會發生自燃?第三,事故發生后,車門是否存在鎖死無法打開,導致三名女生遇難的情況?對此,網絡輿論也將矛頭指向小米汽車,認為車企在產品設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同時也引發外界對中國汽車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功能安全性的擔憂。
據了解,目前為止,量產上車的智能駕駛技術整體上仍處于L2級,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是L2級智能駕駛技術的顯著特點(車輛可以根據前方車輛的速度自動調整自身速度,保持安全車距,并幫助車輛保持在當前車道內行駛),但不能完全替代駕駛員的判斷和操作。雷軍也表示,今日智能駕駛是輔助駕駛,不要完全依賴。
根據小米提供給警方的信息,此次碰撞事故中,死者生前錯過兩次逃生機會。在車輛NOA激活后,車輛就發出輕度分心報警。此后8分鐘,NOA又發出脫手預警提示“請手握方向盤”。在車輛發生碰撞事故前,小米汽車兩次發出預警,倘若駕駛員在行車途中注意到車輛的實時駕駛狀態,并人為接管車輛,完全可以避免此次重大事故的發生。
大家如何評論,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