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天津4月3日電 題:追憶公安英模許喆:靠200盒止痛片支撐519天“追兇路”
中新網記者 周亞強
“真希望穿著它走,而不是走了以后再穿上它……”病床上,許喆最后一次攥緊了疊得整整齊齊的警服。他干瘦的手指幾乎嵌進深藍的布料里,仿佛要將一生的信仰刻入骨髓。這位與胃癌抗爭519天的刑警,最終沒能等來下一個春天,于2024年9月15日與世長辭,年僅43歲。
4月2日,“忠誠的信仰——許喆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天津舉行。(天津市公安局供圖)
2025年4月2日,“忠誠的信仰——許喆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天津舉行。當大屏幕上閃過他生前的影像:抓捕罪犯鷹隼般的眼神、偵查案件抽絲剝繭的專注、止痛片堆里攥緊的案卷……臺下哽咽聲此起彼伏。這場跨越生死的追憶,讓一位基層刑警22年的堅守,化作穿透時空的星火,點亮渤海之濱的夜空。
“他配得上這身警服”
2002年,許喆從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畢業,成為原天津市公安局塘沽分局一名巡警。短短三年,他憑借過人的業務能力轉入刑偵崗位,從此與重特大案件交鋒。2005年,在偵辦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時,許喆靠自己研究出的新型偵破案件技戰法,僅用24小時便鎖定嫌疑人,一戰成名。此后十余年,他帶領團隊攻克多起疑難案件,成為刑偵戰線上的“尖刀”。
圖為原天津市濱海新區公安局(現為天津市公安局濱海分局)刑偵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許喆生前工作照。(天津市公安局供圖)
“每逢兇險,他必然沖鋒在前。”現任天津市公安局濱海分局刑偵支隊政委的李輝回憶,2013年跨年夜,一名男子駕駛滿載汽油桶的面包車揚言縱火。許喆以“會館老板”身份接近嫌疑人,在千鈞一發之際果斷攔截車輛,避免了一場可能波及鬧市區的災難。車內搜出的85桶汽油和4個打火機,印證了那一刻的生死較量。
“破案就是他的命”
2023年4月,許喆被確診患胃癌晚期。此后519天,他一邊化療一邊工作。8次化療,4次熱灌注治療,吃了將近200盒止痛片,因無法進食輸了近100袋營養液,體重從150斤驟降至60斤……他卻堅持參與案件研判,實現重大敏感案件全破目標。
“他說,當刑警,破不了案就是欠了老百姓的債。每多破一個案子,就等于還上一筆債。”許喆的妻子陳立香含淚講述,確診后,許喆常偷偷跑回單位分析案情,“只要聊起案子,他的眼睛就亮了”。最后一次化療結束,他虛弱得無法站立,仍要求戰友將案件材料念給他聽。
“老百姓都是他的親人”
在群眾眼中,許喆是“可親的親人”。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八車村居民龐玉英回憶,自己遭遇毆打報案后,許喆連續3小時耐心安撫,最終快速破案。“他對待每個群眾都像家人。”龐玉英說,得知許喆患病后,她勸他休息,他卻回答:“只要還能站一天,就要當警察。”
這份赤誠也融入生活的點滴。家中寬帶不設密碼,只為給環衛工人提供一個可以聯系老家的免費Wifi;辦案途中繞道上千公里,只為幫嫌疑人患癌父親送去年夜飯。許喆的徒弟,現任天津市公安局濱海分局板廠路派出所副所長的佟海晨說:“師父教會我,刑警不僅要破案,更要守護人心。”
“若有來生,還嫁你這頂天立地的漢子”
圖為4月2日報告會現場,許喆的妻子陳立香正在深情講述。(天津市公安局供圖)
報告會上,陳立香講述了“一本特殊的婚紗相冊”——因許喆頻繁出警,合影僅有三張。“他說下輩子還要當警察,還要娶我。”陳立香哽咽道。婚后多年,許喆鮮少回家,深夜歸來總在沙發和衣而眠。即便生命最后時刻,他仍念叨:“這輩子最不后悔兩件事——當警察和娶你。”
2024年9月23日,原天津市濱海新區公安局(現為天津市公安局濱海分局)為許喆舉行警號“580527”封存儀式。這支他帶領過的隊伍,如今繼續奔波在破案一線。徒弟佟海晨說:“每當案件告破,我都會在心里吶喊:‘師父,咱的案子又破了!’”
“告別英雄,講不出一聲再見……”報告會落幕時,數百枚警徽在同一秒微微顫動,壓抑的抽泣聲從指縫間溢出,與如雷的掌聲絞成浪潮。臺下一位年輕民警感慨:“他用生命詮釋了‘忠誠’的分量。”
22年,43歲,519天;1100余起刑事案件偵破,900余名犯罪嫌疑人落網……這些數字終將湮沒于時光長河,但渤海之濱的土地記得,凌晨三點的星光記得,街頭巷尾的百姓更記得:曾有一名刑警,把生命的每一寸都燒成了照亮人間正道的燈。(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