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魯中晨報報道,美媒調查顯示民主黨支持率降至27%,為1990年以來最低,拜登有意重返政壇。與此同時,直新聞消息,眾多跨國公司代表現身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美國企業數量最多。這兩件看似不相關的事,背后卻藏著大國博弈與國際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
特朗普(資料圖)
拜登計劃重返政壇,這一消息在美國政治圈激起千層浪。在民主黨支持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他提出籌款助選,試圖幫助民主黨收復“政治失地”。民主黨內對此分歧嚴重,有人認為82歲高齡的他與2024年敗選脫不了干系,覺得他代表的是民主黨的過去,而非未來;但也有人覺得他依舊備受尊敬,在黨內仍有號召力。
從特朗普的回應就能看出這背后的微妙。當地時間3月21日,特朗普表示“我希望如此”。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多次提及拜登及其政府。僅今年1月20日以來,特朗普提到拜登名字超400次,直接點名就超325次。特朗普為何希望拜登重返政壇?這或許是一場政治算計。拜登若重返,其年齡、過往政策都可能成為被攻擊的點,特朗普可以借此鞏固自己在共和黨內的地位,在未來選舉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另一邊,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現場,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镕等80多位跨國公司代表齊聚北京。其中美國企業近30家,數量居首。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巨大。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計在華投資設立企業近124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達20.6萬億元人民幣。2024年新設立的外資企業近6萬家,同比增長9.9%。這些數據足以證明,中國是跨國投資的熱門目的地。
西門子董事會主席博樂仁就表示,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是重要交流平臺,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跨國企業從中受益。首次來華參會的巴西淡水河谷CEO畢聞達也難掩激動,認為這是學習和分享的好機會。紅牛創始公司泰國天絲集團CEO許馨雄提到,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能幫助企業深入了解投資環境和政策,他們希望借此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眾多美企來華,就是看中了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完善的產業鏈以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
美國政壇的變動和眾多美企來華這兩件事,其實有著內在聯系。美國國內政治斗爭激烈,兩黨為了權力明爭暗斗。拜登若重返政壇,必然會將大量精力投入到政治活動中,對經濟政策的關注可能會分散。而此時美企來華,尋求與中國更緊密的合作,這與美國政府部分官員奉行的貿易保護主義形成鮮明對比。
從國際層面看,全球經濟格局正在重塑。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愈發重要。美企清楚,若想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就不能忽視中國市場。但美國政府一些政治勢力卻試圖遏制中國發展,這種政治與經濟的矛盾,讓美企陷入兩難境地。美企來華加強合作,是對市場規律的遵循,也是對美國政府部分不合理政策的一種無聲反抗。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眾多跨國公司代表來華,中方展現出開放與合作的積極姿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始終歡迎各國工商界投資中國,拓展市場,共享發展紅利。這表明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決心,不會因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中國舉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這樣的活動,為中外企業、政府和學術界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當下,中方積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這不僅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了動力。
對于美國政壇而言,拜登重返政壇與否都將影響共和、民主兩黨的權力格局,未來兩黨爭斗或許會更加激烈。而美企在華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可能會面臨美國政府的政治壓力,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又讓他們難以割舍。
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無論是美國政壇的變化,還是美企來華尋求合作,都充滿了機遇與挑戰。我們需要持續關注,理性分析,在這場國際政治經濟的大棋局中把握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