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城市新城街道始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以“局街共建、所社聯動”為抓手,深入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實踐,著力構建全域覆蓋、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
強化服務基礎,夯實高效辦事“硬支撐”。
一是承接下放事項,延伸服務半徑。扛牢主城擔當,承接城區個體營業執照登記、食品經營許可等下放事項,進駐市政務服務大廳6個窗口,選派8名素質好、專業強、負責任的工作人員開展業務辦理。二是共建示范平臺,推動資源下沉。與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創新打造“局街共建”政務服務示范點,制作業務宣傳手冊,加配二維碼專頁,為居民提供最為便捷高效準確的辦理指南。整合各方資源,打造優質高效便捷的“就近辦”平臺,配備“泰好辦”自助終端設備16臺,為居民提供包括“自助申報、便民查詢、證明打印、自助繳費”在內的各項服務。三是配強服務隊伍,提升專業能力。結合社區現有資源和基礎條件,選配22名能力強,服務態度好,工作作風扎實的工作人員擔任社區服務專員,提供優質服務。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和練兵,建立“老帶新”“崗前實訓”機制,確保窗口人員政策掌握精準、服務規范高效。
深化改革創新,跑出高效辦事“加速度”。
一是優化流程,精簡環節。始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服務理念,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不斷優化流程,提升辦事效率。二是強化監督,暢通渠道。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加強對窗口服務的日常監督,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同時,暢通群眾反饋渠道,在社區設立政務服務意見箱,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落實。
延伸服務觸角,織密高效辦事“惠民網”。
一方面,社區服務站“全通崗”全覆蓋。堅持“服務跟著需求走”,將便民服務延伸至社區末梢,在22個社區(村居)設立便民服務站,梳理黨建、社保、民政、殘疾人幫扶等12類75項服務清單,推行“全通崗”綜合受理模式,實行“一窗受理,一窗通辦”,群眾只需進一扇門、找一個崗,即可辦理多項業務。另一方面,幫辦代辦“零距離”解難題。組建314人的基層“幫代辦”隊伍,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
新城街道將繼續深化“局街共建”模式,拓展智慧服務場景,推動便民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智辦”升級,全力打造“有溫度、有速度、有效率”的政務服務品牌,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城力量。
(大眾新聞記者 曹儒峰 通訊員 羅曉雪 孟娜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