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中新網消息,福建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又有新動作,這讓賴清德之流坐立難安。這一動態背后,是關乎2300萬臺灣民眾福祉的重大“禮包”,對兩岸關系走向影響深遠。
臺灣(資料圖)
1995年3月22日,在紀念“世界水日”暨“中國水周”大會上,福建許下“向金馬兩地供水”的承諾。歷經二十余載不懈努力,2018年8月,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截至目前,福建已累計向金門輸送超4000萬噸安全優質的水,金門縣自來水廠日常供水總量的八成以上都來自福建。這一數據足以證明,福建供水已深度融入金門民眾生活,成為兩岸民生融合的生動范例。它不僅解決了金門的用水難題,更如一條無形的紐帶,將兩岸同胞緊緊相連。
供水只是兩岸融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福建在多領域積極推動與金門、馬祖乃至整個臺灣地區的交流合作。在政策支持方面,福建發布的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的第四批政策措施中,明確給予入駐福州馬祖產業合作園先行先試區的馬祖企業運營獎勵。這一舉措旨在吸引臺企扎根,促進兩岸產業協同發展,為臺灣經濟注入新活力。
臺灣(資料圖)
交通出行上,隨著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旅游簽注的恢復,以及兩岸“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直接往來”客運航線班次的增加,兩岸人員往來愈發頻繁。2025年春節假期,福州黃岐至馬祖“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直接往來”客運航線運送兩岸旅客數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長近七成,創下春節假期客流歷史新高。頻繁的人員流動,加深了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和情感認同,為兩岸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大陸一直致力于為兩岸融合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擘畫了“廈門金門門對門,鷺島浯島橋連橋”的美好愿景,與金門通電、通氣、通橋等前期技術準備也已完成。這些都彰顯出大陸推動兩岸融合、實現共同發展的堅定決心。
那么,為何說賴清德會對此感到擔憂呢?賴清德之流長期奉行“臺獨”分裂路線,企圖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他們害怕兩岸關系的緊密發展會打破其“謀獨”幻想,害怕臺灣民眾在感受大陸善意與惠臺成果后,認清“臺獨”的危害。而福建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一系列舉措,正是對“臺獨”勢力的有力回擊。
臺灣(資料圖)
對于2300萬臺灣民眾而言,這些舉措無疑是實實在在的“大禮”。在經濟層面,臺企獲得更多發展機遇,民眾就業、創業選擇增多;在生活方面,用水穩定有保障,交通出行更加便捷,旅游交流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兩岸融合發展帶來的紅利,正逐步滲透到臺灣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兩岸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臺灣同胞應積極把握機遇,參與其中。臺企可充分利用大陸的政策優勢和廣闊市場,拓展業務版圖;民眾可以通過旅游、交流等活動,增進對大陸的了解,尋求更多發展機會。同時,國際社會也應看清“臺獨”勢力的本質,支持兩岸和平發展,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福建傳來的這些重要消息,是兩岸融合發展的積極信號。在歷史發展的滾滾浪潮中,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是任何“臺獨”勢力都無法阻擋的。賴清德之流的“臺獨”行徑注定失敗,而兩岸同胞攜手共進、共創美好未來的前景必將成為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