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監局介入審查后,長和與貝萊德的港口交易暫停。美國也徹底不裝了,制裁6名中國官員作為報復,力挺貝萊德,中方12字回應反擊。與此同時,貝萊德首次回應洗白這次港口交易,李嘉誠也準備找退路,港澳辦再出手。
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宣布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依法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中方正式介入調查該交易后,港媒當天報道稱,長和高層表示,4月2日將不會簽字,交易暫停。這個交易對李家來說真是得不償失,從3月4日宣布要將43個港口賣給貝萊德后,港交所李家旗下企業市值蒸發了780億港元,這個交易涉嫌壟斷,如果官方調查時間很長,那么7月份最后簽字日前,很可能最后會無法完成交易。
屆時,長和將面臨巨額的違約金,甚至不排除美國惱羞成怒對李家海外資產進行長臂管轄,這才是李家最擔心的。至于媒體輿論批評稱,長和只顧個人私利,不顧國家戰略安全,李家也沒有正面回應。
雖然李嘉誠信奉在商言商,但這個事件的影響畢竟太大了,長和旗下的巴拿馬運河2個港口,是巴拿馬運河核心資產之一,巴拿馬運河承擔全球6%的海運,而中國商船是運河第二大用戶,有21%的中國商船途徑巴拿馬運河。這條運河關乎到中國和美洲的經貿,以及中國在拉美的國家戰略布局,至關重要。此外其他41個港口也多在海上交通要道,影響著國家的戰略安全以及海外貿易利益。
尤其是美國已經開始動手控制國際主要航道,并對中國商船和中國造商船加征單次最高150萬美元的停靠費,這就是為了打擊中國造船業,海運業,外貿,以及國家戰略安全。在這個時候,長和將港口低價打包賣給貝萊德財團,這就是在給美國遞刀子,配合美國遏制中國。
中國市監局介入審查后,注定了這個交易要出現波折,搞不好就涼了。貝萊德也首次做出回應,31日,貝萊德總裁芬克在給周年股東函中,強調港口交易對貝萊德在港口領域話語權非常重要,和貝萊德港口合作的主要伙伴是意大利的公司,老板也是意大利人。芬克的言外之意是,這是意大利人在運營,和美國無關,這顯然是在狡辯,為這個交易進行洗白。貝萊德與美國政府的關系有目共睹,即便再狡辯也改變不了這宗交易危害中國國家戰略安全的事實。
美國則是裝也不裝了,3月31日,美國務院出臺了一份涉港報告,報告以所謂的“及跨國鎮壓行為”為借口,制裁中國6名官員。此外報告中,還大肆污蔑抹黑中國一國兩制,及香港特區的人權法治自由情況,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顯然,這就是美國為貝萊德撐腰,進行的報復。對于美方的行為,中方也果斷做出反擊,香港特區發言人表示,美方刻意抹黑特區政府依法采取的措施及行動并散播不負責言論,試圖混淆視聽,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4月1日,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郭嘉昆也就此事表態,美方所謂報告,充斥著抹黑歪曲污蔑,美方單邊制裁,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充分暴露美方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遏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這12字反擊可謂有理有據有節,這也是中方的立場,任何干涉中國內政,遏制中國發展,中方都絕不答應。
此外郭嘉昆特意強調中方將對美方的錯誤行徑,進行堅決反制。分析認為,中方可能會對等制裁某些美國反華官員,包括禁止入境,沒收在華資產,以及不許與中國企業機構合作等。
中美的隔空交鋒,本質上是中美博弈的一環,港口交易也是如此。而作為重要當事方的李嘉誠,卻迅速尋找退路。李嘉誠次子李澤楷表示,電訊盈科早就獨立于長和,二者沒有任何股權關聯,這在外界看來就是一種和李家的切割。長和港口事件引起的后果才剛剛開始,未來不好說,而李家在中美博弈關鍵時刻,選擇將港口賣給美國,這是沒有大局觀,分不清大是大非的行為。李家如此行為有分頭下注,分散風險的可能。
而港口交易本身,長和也只是說暫停交易,而非取消交易。再聯合上邊的家族分家,顯然李家還沒有打消賣港口的想法,3月31日到2日,港澳辦官網連續3天轉發大公報評論文章,尤其是4月2日轉發的《長和買賣不得人心 港各界:審查合情合理合法》。香港各界在大是大非面前都拎得清,他們都表示國家審查合情合理合法,并強調企業利益不能有損國家民族利益。這里邊釋放的信號很明確,希望李家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要見利忘義,更不要一錯再錯。
參考資料
新京報 2025-04-01 16:19 美國宣布對6名中方官員進行制裁,外交部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