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那些印著“天然草本”“千年古方”的包裝盒,你會發現在《中國藥典》明確標注的成分表中,隱藏著大量化學合成藥物。
這些西藥成分往往負責主要療效,而中藥部分則承擔著創收的作用。
下面是常見的添加了西藥的中成藥(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以下藥物隱去廠家和品牌):
感冒靈膠囊:其說明書明確標注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和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這兩種化學藥成分正是退燒、抗過敏的核心物質。
維C銀翹片、精制銀翹解毒片:也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實質都是披著中藥外衣的解熱鎮痛藥。
新復方大青葉片:這款宣稱“疏風清熱”的中成藥,除了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每片含有異戊巴比妥15mg ——這是一種被列入國際管制的鎮靜催眠藥。
消渴丸:在說明書成分欄末端用小字標注每10丸含格列本脲2.5mg ——這是一種強效磺脲類降糖藥,其含量已達到化學藥優降糖的治療劑量。類似情況還存在于糖維膠囊(含格列本脲)、參芪降糖顆粒(含鹽酸二甲雙胍),這些中成藥的真實降糖機理完全依賴化學藥物。
很多止咳類中成藥,雖然其成分為“純天然植物”,但其有效成分實際上是具有成癮性或毒副作用明確的化學物質。例如:
枇杷止咳顆粒、咳速停糖漿:其成分中含有罌粟殼和麻黃,罌粟殼的有效成分為具有止咳效果的磷酸可待因,而麻黃的作用是依賴鹽酸麻黃堿擴張支氣管。
小兒咳喘靈口服液:含有麻黃。
膚癢顆粒:靠添加馬來酸氯苯那敏實現止癢效果。
健胃消食片:促消化功能依賴碳酸氫鈉(小蘇打)。
復方陳香胃片中添加了鋁酸鉍,這是一種胃黏膜保護劑。
安神補腦液:含有巴比妥鈉 。
天王補腎丸、補腎丸(藏精丹)、鹿茸壯腎丸、補腎丸、蓯蓉補腎丸等:添加了用于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化學藥西地那非。
基本上,以“壯陽”為名的中成藥,很可能都添加了西地那非。
除了“合法添加”,中藥里的“非法添加”更是重災區,2023年7月,安徽省馬鞍山破活了一起往中藥丸里添加格列脲本和鹽酸二甲雙胍片的假藥案。
同類案件在國內被破獲多起。
為什么這些藥企熱衷于往中藥里添加西藥呢?
原因如下:
1、雖然添加了化學藥,但名義上仍然是“天然無副作用”的中藥,這樣就能夠規避化學藥必須標注的毒副作用警示——【不良反應】欄“尚不明確”,是很多中成藥的殺手锏;
2、相比某些只起到安慰劑效應的純中藥,這類添加了化學藥的中成藥確實具有一定的療效;
3、以千年古方為名直接入藥,研發費用幾乎為零,與化學藥動輒上億的研發成本形成鮮明對比,某著名中成藥,僅用15天就完成了研發;
4、價格方面,中成藥是同類西藥的好幾倍,如前文提到的感冒靈和對乙酰氨基酚片。
一盒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價格是2.5元。
一盒感冒靈顆粒的價格是14.9元。
兩種藥物同樣是3天的用藥量,結果是:感冒靈顆粒的單位價格是對乙酰氨基酚片的近6倍。
這場持續數十年的醫藥魔術背后,顯示了監管標準的雙重性:化學藥必須通過隨機雙盲試驗,而中成藥只需提供古籍文獻記載;化學藥需標注所有不良反應,中成藥只需“尚不明確”;化學藥專利保護20年,中成藥卻能以“古方改良”無限續命。
往中藥里添加西藥,對消費者造成的損失不僅僅是多花了藥錢,其實際危害遠超想象,患者常常會同時服用中成藥和西藥,造成用藥過量,比如,患者服用消渴丸時若同時使用優降糖,可能導致低血糖昏迷;咳嗽患者同時服用枇杷止咳顆粒與聯邦止咳露,會造成可待因超量中毒。
當你為購買了“無毒副作用”的中成藥而感到欣慰時,被割了韭菜事小,影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才是難以估量的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