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追思
一歲一清明
清明時節寄哀思,文明新風潤人心。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綠色文明祭祀,緬懷革命先烈,海濱街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通過緬懷英烈、詩歌朗誦、民俗傳承等方式,引導居民傳承紅色基因,樹立文明新風,營造平安、綠色、和諧的節日氛圍。
清明寄哀思 文明樹新風
海濱街綜合執法大隊強化監管職能,以“源頭治理+動態巡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嚴管擺賣殯葬用品,筑牢安全底線,并積極發動黨員同志成立文明祭祀勸導隊,在轄區范圍內的主要干道,廣場、公園等關鍵點位進行“白+黑”動態巡查,開展“面對面”宣傳。以新區文明祭掃倡議書為宣傳重點,暖心倡導文明祭祀。呼吁群眾在濱海新區民政局微信公眾號“天津濱海民政”進行網上祭奠、天津市民政局官網網上祭掃平臺完成家庭追思活動、參與社區共祭活動,通過詩歌朗誦、敬獻鮮花、集體追思等方式,積極參與“煙火繚繞”到“心香一瓣”的現代清明祭祀方式蛻變。
與此同時,慶祥、創新等社區開展“文明祭掃 平安清明”宣講活動。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宣傳單、播放標語等形式向廣大居民普及《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并將文明祭祀倡議書發放到過往居民手中,宣傳資料上,傳統焚燒祭祀引發火災的案例觸目驚心,而鮮花祭祀、網絡祭祀等新方式的漫畫則清新雅致,進一步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祭祖觀念,摒棄陳規陋習,過一個綠色環保的清明節。
清明緬先烈 紅色潤成長
桃李園、奉獻等社區分別聯合大港油田第三中學、天津市渤海職業學校開展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深刻感悟清明文化的內涵,激發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信。活動通過文化講解、英烈事跡學習、互動分享等形式,讓同學們了解了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視頻中的感人片段,更讓現場學生深受觸動,許多同學眼含熱淚,感受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我的清明感悟”環節,學生們踴躍發言:“烈士們用生命換來了和平,我們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報效祖國!”“清明節讓我懂得了對生命的敬畏,也要感恩父母和老師的付出。”
清明思故人 誦讀托哀思
西苑、祥和等社區開展“憶清明 緬英烈 思奮進”詩朗誦活動,讓居民在詩意的氛圍中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活動由《清明》等經典詩詞朗誦拉開序幕,大家穿梭在詩詞的春日盛景里,共同重溫了清明文化的深厚底蘊。隨后表演者以飽滿的情感朗誦了詩歌《破陣子·春景》《豐碑》《向先烈致敬》《特殊的黨課》,將聽眾帶回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表達了對人民英雄、革命先輩的無限懷念和崇高的敬意。朗誦者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調,將詩歌意境與情感層層遞進,活動最后《少年中國說》《做最好的自己》傳遞了新時代少年的責任與擔當,及立志奮斗書寫未來的決心。
清明憶傳統 民俗共傳承
海濱街公共服務辦、街社會組織聯合會、恩尚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及誠信、慶福、華幸、春華、華盛等社區通過制作干花團扇、手繪風箏、手工扣子畫、制作青團、染雞蛋等多種民俗體驗活動,讓大家在了解傳統節日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的同時,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現場由工作人員詳細介紹清明節的由來、習俗和意義,大家坐在一起,認真構圖、動手嘗試,沉浸式體驗民俗活動,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
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稿件來源| 海濱街各科室、各村居
統籌制作 | 海濱街黨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